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

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

ID:4431436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0

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自拟“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3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止咳方”对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对36例慢性咳嗽病人以自拟“止咳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超过95%。结论自拟“止咳方”对慢性咳嗽疗效可靠。[关键词]止咳方;慢性咳嗽;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061-01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可持续数年甚至持续数十年。慢性咳嗽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胃食道返流、嗜酸细胞

2、增多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各型肺炎等。其中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最为常见。临床上因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失治、误治导致慢性咳嗽者比较常见。笔者自拟“止咳方”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自拟而成,经过多个病例观察,疗效显著。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1例,女15例。病程:3年以上5例,1〜3年18例,1年以下13例。年龄:60岁以上12例,40〜60岁15例,10〜40岁6例,10岁以下3例。本组病例中都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且反复发作,无其他器质性病变,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各型肺炎等

3、病症。1.2治疗方法止咳方组成:桑白皮、桔梗、款冬花、陈皮、黄苓、麻黄、杏仁、紫苑、甘草。随症加减:外感风寒酌加桂枝、芍药;风热犯肺者加菊花、连翘;风燥犯肺者加桑叶、沙参;痰湿蕴肺加苏子、莱服子、半夏;痰热郁肺者加山梔、知母;痰中带血者加青黛、白茅根;腕闷呕恶纳呆者加蔻仁、神曲;肝郁化火、烦躁易怒加龙胆草、梔子;肺阴亏耗者加沙参、麦冬、五味子;心悸失眠加夜交藤、枣仁;喘甚者加口果、莱礦了。1.3疗效标准痊愈:咳嗽症状消失,一年内不复发,伴随症状消失。好转: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发作次数减少。无效:咳嗽症状无明显变化。2结果本组

4、36例病例中,用此基本方加减,疗效显著。临床痊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O服药最多的14剂,最少3剂,平均7剂。3典型病例3.1患者,男,66岁,退休工人。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咳嗽症状反复发作,每次都要静点抗生素数FI才能缓解。近三天因感受风寒而出现发热、恶寒,咳嗽等症,自服头抱拉定、廿草片等药物治疗未效,上述症状反而加重并伴有气喘、痰多色黄等症。体格检查:体温37.8°C,双肺呼吸音粗糙,右肺可闻及痰鸣音。辅助检查: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右侧肺门影增浓。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数。辨证分型为痰浊

5、阻肺、寒热错杂。治宜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方用:桑白皮15g>桔梗15g.款冬花15g、陈皮15g、黄苓15g、麻黄10g、杏仁10g、紫苑15g、苏子10g,廿草10g,4剂水煎分早晚口服。二诊: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但仍气喘、痰多。上方加半夏10g,白果10g,4剂水煎服。三诊:上述症状均明显减轻,咳嗽转为干咳,自觉口干明显,舌质红,苔黄,上方去半夏、口果、麻黄,加沙参15g,麦冬15g,五味了15g,再服4剂而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3.2患儿,女,6岁,既往于3岁时患双侧肺炎,当吋未经系统治疗,进而转为慢性咳嗽,稍遇寒热即咳嗽

6、不止。木次因感受风寒而发病,静点抗生素一周余仍未见好转,故前来中医科诊治。症见:呛咳少痰,气短喘促,口鼻干燥。查体:体温36.8°C,听诊双肺呼吸咅粗糙。辅助检查:血常规各项正常,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分型为肺阴亏耗,治宜滋阴补肺,止咳平喘。方用:沙参9g,麦冬9g,五味子9g,桑口皮9g、桔梗9g、款冬花9g、陈皮9g、黄苓9g、麻黄4.5g、杏仁4.5g,百合9g,3剂,分早中晚口服。二诊:咳嗽气短,口鼻干燥等症均明显好转,仅晚间偶有阵咳,仍投原方3剂而愈,至今未再复发。4讨论咳嗽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

7、的症状Z—,它隶属于中医内是肺系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咳嗽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病因为外感六淫Z邪;内伤咳嗽病因为饮食、情志等内伤因素致脏腑功能失调,内纶病邪。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均是病邪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迫气上逆而作咳。咳喘虽有外感、内伤Z分,但二者关系密切,常相互影响,而致症情复杂多变,治疗用药尤应注意。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咳喘病症的方剂众多,各有侧重不同,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综合各方Z长,自拟了“止咳方”,在临床上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方中桑口皮、款冬花、紫苑清热润肺、止咳化痰,桔梗、陈皮开宣肺气化痰止咳,黄苓清

8、上焦之热,麻黄、杏仁清肺平喘,廿草止咳化痰并调和诸药。当然,在临症屮还需结合病情,灵活加减,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