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

ID:44316458

大小:270.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0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_第1页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_第2页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_第3页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_第4页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目标:⑴ 了解一些有关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⑵ 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⑶ 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⑷ 背诵并默写全文。2、能力目标:⑴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⑵ 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⑶ 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3、德育目标: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

2、美情趣。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背诵课文。3、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朗读法。《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情辞并美的精悍之作,全文像一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文辞峻洁而又富于情思。句式整齐、匀称,音节铿锵,有一种声律美。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

3、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3、美点寻踪法。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二、简介作者与背景1、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2、背景。《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

4、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独自读文,注意把握节奏、重音、停顿。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⑴ 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⑵ 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⑶ 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⑷ 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

5、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3、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朗读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③鸢飞戾天者,

6、望峰息心;──④横何上蔽,在昼犹昏;──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①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②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③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④(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句的程度,并积累词语。五、课堂练习1、注音。缥碧()急湍()互相轩邈()泠泠作响()嘤嘤成韵()窥谷忘反()横柯上蔽()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从流飘荡()负势竞上()横柯上蔽()猛浪若奔()3、翻译句子。(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六、课

7、后作业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初读,整体感知说说听课文录音后的感受二、精读,理清课文结构,感受结构之美。1、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下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3、第一节除了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之外,还写了什么?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③作者行舟的路线:4、由此可见,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三、细读,探究描绘方法,感受意境之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