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

ID:44336845

大小:392.0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十二42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山地的形成(建议用时:20分钟)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贫困县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L为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2.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为()A.减缓道路坡度B.提升行车速度C.联系更多村落D.开发煤炭资源【解析】1选C,2选B。第1题,山区修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高速公路速度快,应减少弯道、降低

2、坡度;读图可知,方案①、④绕得太远;方案②线路与等高线垂直穿过,坡度陡;方案③弯道少,且坡度较缓,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第2题,高速公路的车速快,弯道行车危险;之所以选择③设计方案,最主要原因为提升行车速度;减缓道路坡度是提高车速的措施,不是最主要原因;联系沿线的大城市,不是村落;不经过煤矿,开发煤炭资源不是主要原因。(2017湖北联考)下图为我国某河流附近地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2.图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河流侵蚀和冲积形成C.由地堑构造形成3.图示地区的黄土来源于(A.东部湿润地区C.西北干旱地区B.受挤压向

3、下凹陷形成D.风力侵蚀和沉积形成)B.青藏高寒区D.北方半湿润区【解析】3选C,4选C。第3题,图中河流位于黄土覆盖的谷地,而黄土的形成主要是沉积作用的结果沉积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相对下降的时期,结合图中断层分布可推断出谷地是由地堑构造形成的。第4题,西风带和西北季风将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向东部搬运,在我国山西、陕西等地堆积下来,形成黄土高原。h™沉积物石灰岩【i砂岩HII1IIII1IIIII1=3花岗岩砾岩页岩读下面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4.图中()A.①处两狈啲岩体比较稳定B.②处属于向斜谷C.③处的岩石可能为大理

4、岩D.④处岩层可能含有化石和石油5.图中①处发生的地质作用不可能形成的地貌是()A.裂谷B.河口三角洲D.陡崖C.断块山地【解析】5选C,6选B。第5题,图中③处地处石灰岩地层,其右侧为花岗岩,说明经历过岩浆的侵入,受岩浆高温的影响,③处的石灰岩可能变质成为大理岩;①处为断层构造,两侧的岩体不稳定;②处为背斜谷;④处为向斜,不可能含有石油。第6题,图中①处为断层,断层可能形成裂谷、断块山地和陡崖;而河口三角洲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2.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下列各地发现了不同的古生物化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古生物化石年代三叶虫化石老1

5、新恐龙化石哺乳类动物化石(1)说出a-b-c之间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明依据。(2)指出a-b-c-d-e之间的地质构造总称,并说明成因。(3)按成因分类,说明该地区的地表岩层类型。(4)若要在该地钻探石油,则应选在图中哪个字母处,原因是什么?【解析】第(Wa-b-c之间的岩层中间老而两翼新所以地质构造是背斜。第(2)^a-b-c-d-e之间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形成褶皱。第(3)题,地表岩石含有化石,一定是沉积岩。第(4)题,背斜构造可能储存有石油,字母b处是背斜构造。答案:(1)背斜。岩层中间老而两翼新。(2)褶皱。岩层受挤压。

6、⑶沉积岩。(4)b。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建议用时:25分钟)(2017保定模拟)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L图示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说法正确的是()A.a・b■含煤层①B.含煤层②-d-c-eC.含煤层④-b-a-e含煤层③2.大旱年份深挖机井抗旱最适合的地点是()a.iB.nc.md.iv【解析】1选C2选A。第1题結合图中岩层的上下分布关系可知,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含煤层①七词c・d・含煤层②,含煤层④含煤层③-b词由于e岩层侵入到上面弯曲的岩层中,因而其形成时间晚于图中各岩层。第2题,图中I处为向斜构造,向斜为

7、良好的储水构造,适合挖机井。(2017•洛阳模拟)下图为某内陆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甲处以变质作用为主B.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C.丙处沉积作用形成凹岸D地层形成顺序是③②①4.据图中信息推测,湖泊()A.是由于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B.冬季水位高是因气温低蒸发弱A.水位下降,流域面积不断缩小B.对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调蓄作用【解析】3选B,4选A。第3题据图可知,甲处以岩浆活动为主并非变质作用;乙处以流水作用为主为河流的堆积地貌;丙处受流水侵蚀形成凹岸;图中先形成沉积岩再有岩浆侵入,所以①处于顺序最后;

8、②地层位于③之下,所以②最先形成,形成顺序是②③①。第4题,由图可知湖泊的周围有断层,湖泊地处断层相对下降的岩体,因而可能是岩层断裂下陷积水形成的;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测该湖冬季水位的高低;湖泊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与流域面积无关;该湖泊位于丙河的下游,对丙河无调蓄作用。(2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