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

ID:44340542

大小:212.1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六章末综合测评章末综合测评1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0分)材料2014年4月23日,广州市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昨日公布,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优9天,良49天,轻度污染23天,中度污染8天,重度污染1天,未出现严重污染;全市定期公布的50条河涌中,大沙河、花地河等10条河涌稳定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东濠涌等6条河涌部分时段水质达标,其余34条河涌水质超标,超标项目主要是氨氮、总磷等有机污染,呈现明显的生活和农业源头污染特征。(1)材料中涉及的环境有哪几类?它们属于什么环境类型?(4分)(2)假如你是广州市民,为提高广州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该做

2、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6分)【解析】阅读材料,不难得出,材料中涉及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属于自然环境。提高大气环境质量,主要控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如工业生产部门,尤其是污染企业应严格执行排放标准;交通部门应控制机动车数量;机动车应持有绿色环保标志;市民出行应提倡“环保出行”,如骑自行车、乘公共交通工具等;环保部门应加强监测,严格执法。【答案】(1)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自然环境。(2)控制工业污染;控制机动车数量;提倡市民“环保出行”;加强环境监测;控制生活污染。2.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10分)⑴将图中①②③④⑤与所反映的环境问

3、题连线。(4分)①酸雨问题②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⑤海域污染问题(2)世界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图例②所示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有o(2分)(3)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其所反映出的当代坏境问题的特点是o(4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中亚地区,应为荒漠化问题;②主要分布在西欧,应是酸雨问题;③主要分布在热带森林分布区,应为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主要分布在山区,夏季降水多,易岀现土壤侵蚀现象;⑤出现在近海,为海域污染问题。第(2)题,酸雨的出现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煤

4、、石油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SO?等酸性气体所致。第(3)题,热带雨林的减少会产生全球变暖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是其反映出的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答案】(1)①—荒漠化问题②—酸雨问题(3)—原始森林破坏问题④—农田土壤侵蚀问题⑤—海域污染问题(2)人类燃烧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3)热带用林C02增加,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上升,危及滨海地区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o(2分)(2

5、)分析③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4分)(3)分析④地区出现酸雨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4分)【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结合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等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分布、成因、危害及对策进行作答即可。【答案】(1)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过度垦殖、植被破坏(2)黄土疏松,植被遭破坏,夏季多暴雨,土地水蚀作用严重。植树种草,搞好农田基本建设。(3)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腐蚀建筑物,使土壤、河湖水酸化,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影响鱼类的生长和繁殖。4.在下面三幅图中,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

6、示人类社会的周围环境,四个箭头表示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仔细阅读图中内容,(1)三种观点中的共同之处有哪些?(4分)(2)三种观点分别代表哪种人地关系思想?它们分别反映了哪种对自然的态度?(4分)(3)在哪种观点指导下的人类行为会使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2分)【解析】阅读人类与环境间关系模式图的关键是看图中箭头的指向和箭头上的文字。第(1)题,三种观点中,表示人类社会的圆位于表示自然环境的圆内,说明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箭头指向人类社会,表示废弃物的箭头指向自然环境,说明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

7、物。第(2)题,观点一:只有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箭头,而没有人类社会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箭头,符合地理环境决定论内涵;观点二:只有人类社会开发环境的箭头,而没有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箭头,符合人定胜天的思想;观点三:既有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箭头,又有人类社会开发环境的箭头,体现了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的思想。第(3)题,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是人类忽略环境对人类社会反馈作用,采取掠夺式大规模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出现的,反映了人定胜天的思想。【答案】(1)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的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消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2)地理环境决定

8、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