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的越剧改革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

ID:44347242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_第1页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_第2页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_第3页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四明山的越剧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四明山的越剧改革1943年4月,新四军浙东主力部队收复余姚梁弄,再度推进四明山后,创建了四明游击根据地,各级党组织和政权建设随之推进。四明游击根据地位于余姚、嗓县、上虞、慈溪、奉化县交界山区。为了壮大根据地抗日力量,提高群众觉悟,坚定群众抗战信心,浙东区党委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的1943年,决定把社会教育作为大事来抓,指示三北办事处文教处长黄源负责组建社会教育工作队(简称社教队),专门从事社教工作,并委派周丹虹(又名伊兵)任社教队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高岗(即韩秉三)任队长。周丹虹是浙江嗦县开元镇人,1937年

2、入党,抗战初期曾在家乡组建剧团,进行抗日宣传,积累了带领剧团的经验。后来又先后担任绍兴三区政工队党支部书记、皖南新四军江北纵队战地服务团副团长、浙东纵队《战斗报》主编等职,是担任社教队领导的合适人选。四明地区是越剧的流行区,这里的老百姓喜欢看越剧。浙东纵队的战士以南方人居多,其中绍兴籍战士不少,他们对越剧很感兴趣。因此,社教队就以当地军民喜爱的越剧,作为艺术手段开展社会教育,并且对原来的越剧进行了改革,抗战烽火催化越剧男女合演应运而生。社教队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物色越剧演员。一是从嗦县、新县籍战士中物色爱唱越剧的年轻战士,

3、组成基干力量。二是从浙东鲁迅学院抽调一些有艺术专长的学员,担任社教队的艺术骨干。三是从地方上的越剧戏班“高升舞台”动员一批职业演员和乐队人员(给以月薪)参加社教队。四是由周丹虹从IW县老家动员一批民间艺人上四明山参加社教队。由于浙东地区整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四明根据地又是知识青年云集的地方,因此社教队人才济济,艺术力量相当雄厚。(二)实行男女合演。在形式上废弃清一色女演员粉墨登场的女班传统,剧中的男角一律由男演员承担,不再由女演员反串(女扮男装)。女子越剧是以1923年嗦县施家呑第一个女子越剧科班为起点,至当时已20年。现将由

4、清一色女演员演出改为男女合演,是个重大改革,使剧中的角色性别与演员性别保持一致,使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趋于和谐统一。(三)从❷热革霞右愿母锈7掀❷了女子越剧专演才子佳人戏的老传统,提倡演革命现代戏,提倡从工农兵生活中提取题材,从而使戏剧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以达到鼓舞抗日斗志,提高群众觉悟的目的。鄭县鄭江区委书记李敏,前天还和黄源夫人巴一熔一起开会,第二天就被顽军抓去,在严刑拷打下她大义凛然,痛骂顽匪,高喊抗日口号,最终被敌人押到樟村,将她绑在树上残酷刺杀20几刀后壮烈牺牲。巴一熔写了一篇悼念李敏烈士的文章,刊登在《新浙东报》上,

5、浙东区党委宣传部长张瑞昌(即顾德欢)看了泪流满脸,学校用它作教材。周丹虹依据李敏烈士的英雄事迹,写成《义薄云天》大型越剧,演出时战士、群众泣不成声,全场激愤,爆发出雷鸣般的口号:“为李敏同志报仇厂陈山创作的《英烈缘》,取材于俞菊生烈士的英雄事迹,演出效果非常好,经常剧终时观众还不愿离去。郭静唐根据国统区一个跷脚阿炳被抽壮丁的悲惨遭遇,创作了大型越剧《生死路》,演出时受到战士和群众的热烈赞扬。(四)改造民间艺人。民间艺人的演出能力比较强,对群众生活比较熟悉,许多生动深刻的词句自然吐露出来。但由于他们对抗日根据地生活不熟悉,政治觉悟相

6、对较低。因此,在他们来到根据地后,首先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而后帮助他们提高演现代戏的演技,由社教队收集资料,编写出剧本大纲,召集民间艺人讲解剧情后,由他们自己去编戏、分场、派角色。在解释剧情时,要具体细致,要化大力气对每个角色进行个别指教,尽力帮助他们编好一段重要的台词和几句出场的唱句。同时,对民间艺人还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能安心的工作。周丹虹还专门组织全队人员互相观摩学习,从服装、唱腔到动作,一招一式,互教互学。从而出现了新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同台演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新局面。新文艺工作者向民间

7、艺人学唱腔,学流派;民间艺人向新文艺工作者学文化,学识谱,力求改革传统表演程式,努力演好工农兵形象。经过三年的实践,社教队在越剧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开创了越剧男女合演的先河。这支男女合演,专演革命现代戏的越剧团体,以梁弄为活动中心,其足迹遍及宁西、慈溪、奉化、余姚、嗓县、诸暨、上虞诸县,所到之处,广受群众、战士的欢迎和爱戴。每当根据地有重大政治活动、群众集会和举办庙会,社教队都要利用这些时机登台演出,收到很好社会效果,不少青年农民看了演出后,报名参军打鬼子。平时社教队常在祠堂、庙宇演出,里里外外挤满了观众。鬼子投降,浙东纵队

8、奉命北撤,在驻防泰安城郊时,由原社教队和政工队浙江籍的同志共同参加男女合演的越剧《北撤余音》、《红灯记》。浙江越剧跨过了长江,使山东籍战士、老乡和铁路工人第一次欣赏到江南风味的越剧艺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