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3)2

劳动关系管理(3)2

ID:44347963

大小:374.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10-21

劳动关系管理(3)2_第1页
劳动关系管理(3)2_第2页
劳动关系管理(3)2_第3页
劳动关系管理(3)2_第4页
劳动关系管理(3)2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管理(3)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一、劳动关系的含义P268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三、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P271(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参与劳动法律关系,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企业和劳动者。企业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2)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是劳动者与企业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主体指向的权利义务对象,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报酬、劳动给付、保险福利、劳动纪律、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等劳动权利义务的事务。四、劳动关系调整的方式P275(1)通过劳动法律法规;(2)通过劳动合同;(3)通过集体合同;(4)职工

2、代表大会;(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重要调节形式);(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第二节集体合同制度一、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是集体协商双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福利保险、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分为基层、行业、地区集体合同,以基层集体合同为主导。二、集体合同的特征(1)集体合同是关于劳动关系的协议,表现为整体性规定劳动者与企业权利和义务。(2)由工会或劳动者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3)集体合同是定期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三、集体合同的内容(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

3、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其地位为核心地位。是劳动合同内容基础,指导其协商与订立,也可直接作为其内容。不得低于法律规定最低标准。(2)一般性规定: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履行有关规则。(3)过渡性规定:集体合同监督、检查、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4)其他规定:通常作为劳动条件标准的补充条款,应当达到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主要措施。四、集体合同的形式(集体合同为法定要式合同)(1)主件:综合性集体合同。内容涵盖劳动关系各方面。(2)附件:是专项集体合同,就劳动关系某一事项签订的专项协议。附件主要是工资协议。五、集体合同期限(1~3年)期限过长:不利于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

4、。期限过短:不利于劳动关系稳定,加大集体合同协商成本。六、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1)集体合同主体:基层工会委员会或职工代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下级负责人。(2)集体合同协商:协商准备、讨论、审议、签字。(3)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一式三份以及说明材料在签订后7日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4)审核期限和生效:在收到15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送到,以审核意见书日期为生效期;如未回复,第16日起自动生效。有意见的,在收到15日内重新送报。(5)集体合同公布。七、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是关于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5、,涉及劳动关系各方面或某一方面。劳动合同则为单个劳动者权利义务。(3)功能不同。集体合同目的为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各个方面具体标准,作为劳动合同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目的是确定劳动者和企业劳动关系。(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的是最低劳动标准,低于它的都无效,集体合同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八、集体合同的作用(1)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二者利益以集体合同形式统一起来,为建立利益协调形式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2)加强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合同是企业民主化重要形式。(3)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善单个劳动者地位;提高建立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效率。(4)弥补劳动法律法规的不足。第三节用人单

6、位内部劳动规则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288)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内容(288)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的程序(290)第四节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90)平等协商制度(292)信息沟通制度(292)员工满意度调查调查的程序(1)确定调查对象。(2)确定调查项目。(3)确定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两种。问卷调查又包括目标型调查(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便于进行统计分析、降低费用、提高效率,没有机会更多表达;描述型调查(一般与访谈法结合):确定性提问(深入了解某一问题感受)和不确定性提问(了解一般感受,但可了解组织运行中迫切需解决问题是什么)。(4)

7、确定调查组织。(5)调查结果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判断满意的总体水平,运行中的问题,写出调查报告并提出对策建议。员工沟通一、员工沟通的要素员工沟通的要素主要有三项:信息发出者、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接收者。二、沟通的顺序(1)形成概念;(2)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语言、方法、时机;(3)信息传输;(4)信息接收;(5)信息说明、解释;(6)信息利用;(7)反馈。三、信息沟通制度渠道存在着正式和非正式沟通:(1)纵向信息沟通(下向沟通、上向沟通);(2)横向信息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