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

ID:44351297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_第1页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_第2页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_第3页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_第4页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141120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考试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现代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1、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记叙的作用:交代事件,刻画人物,突出中心议论的作用:表明观点,点明中心抒情的作用:表达情感,深化主题第二人称的作用: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更具感染力和亲切感。或使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充沛。2、描写及其作用:⑴人物描写。描写人物的方法有:①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②止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③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匚、情(心理、性格)等。⑵

2、景物(环境)描写。作用:①渲染了的气氛(氛围);②烘托了……人物的……丿11、情、性格等;③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④深化作品的……主题;⑤暗示社会环境的……;⑥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3、议论的作用:抒发作者……情感,画龙点睛,突出……中心,深化主题。4、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修辞: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引用、夸张、拟人、对偶。⑴比喻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⑵排比的作用:强调了……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

3、表达了作者的……之情。⑶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⑷对比的作用:通过……与……相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5、表现手法(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对比衬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铺垫(引出下文、铺陈夸张)、想象、联想、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设置悬念6、结构方面关键句的作用:(1)、首段或段首、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总领下文;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⑵、

4、中间过渡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⑶、尾段或段尾、篇尾:总结上文;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前后照应(首尾圆合),使结构更加严谨;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7、关键词的赏析:(1)、该词的本义;⑵、该词的深层含义(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⑶、该词在本句中的含义(对句子内容的理解),结合句子作答;(4)、该词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8、关键句的赏析一一四抓四联系:四抓: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现手法、抓表达方式(描写);四联系:联系上下文、联系主题、联系作者情感、联系写作背景或目的。四

5、、阅读步骤:第一、巧用信息整体把握。第二、确定区域圈点勾画。第三、注意摘取原文。第四、“十六字”方针。1、字不离词。2、词不离句。3、句不离段。4、段不离篇。(二)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1、三要素:(1)、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见解、主张。赞成或反对什么题型:找出作者的观点。(一般在篇首、段首、篇尾)⑵、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①事实论据:事例、史实、数据。众所周知的、名人伟人的②道理论据:科学原理、名言警句、谚语格言等。题里:补充一个论据(3)、论证: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法的主要类

6、别及作用:①举例论证:举……例子来证明……,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深入浅出地讲了……道理,证明了……③比喻论证: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证明了……④对比论证:把……与……相比,更好的证明了……,很有说服力。2、结构: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三)说明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方法1、说明的对象:某物、某事理。一般在标题、首括句或中心句中出现2、说明对象的特征:抓文中关键词3、说明的内容:概括为文段或文章说明了某物怎样的特征、阐明了怎样的事理。注意:不能用修辞手法、用肯定的陈述句式表达、摘取关

7、键词句4、说明的丿帧序:逻辑(整体到部分、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现象的哦本质、概括到具体)、时间、空间注意文中的相关词语:首先其次再5、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并列式6、说明的常用方法及作用:⑴、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的……特点。⑵、打比方形象生动具体地说明了……(物)的……特点。⑶、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物)的……特点。⑷、分类别有条有理地说明了……(物)的……特点。⑸、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物)的……特点。⑹、下定义焙是7、说明语言:平实、生动题型:⑴、体会加点词的作用(2)、加点词可否去

8、掉,为什么?(3)、加点词可否换为为什么?答题:①解释加点词木义②联系句子解释语境义,扣句子作答③分析表达效果(该词起……作用)或去掉后语意变为……,与事实不符④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