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课件

文化经典课件

ID:44356376

大小:556.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0-21

文化经典课件_第1页
文化经典课件_第2页
文化经典课件_第3页
文化经典课件_第4页
文化经典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经典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岳云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选做题1.考纲规定:探究——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解读,就某些问题提出独到见解2.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新闻阅读与实践》《文章写作与修改》命题依据2010年湖南命题:新闻阅读与实践/短文解读2011年选做题预测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外国小说欣赏题型预测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提问特点:设两小题,共9分;一小题侧重理解基本思想观点理解(重古:古人之诠释,古代之内涵)一小题为联系现实生活对观点解读探究(重今:今人之看法,今世之用途)2、材料类型:文白结合全为白话传统文化概

2、念和思想题型预测学生练习答题情况呈现典题碰壁1.联系《逍遥游》分析这则寓言表明了庄子治理社会和对待人生怎样的观念。(3分)2.你对庄子的这些主张有怎样的评价?(6分)1.联系《逍遥游》分析这则寓言表明了庄子治理社会和对待人生怎样的观念。(3分)【参考答案1】①庄子借鸿蒙回避如何“融六气以养万物”的提问,表明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态度。②庄子借鸿蒙的回答“随意漂游,任心狂放,无拘无束,游于无穷”等,表明了主张无拘无束、逍遥天地间,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态度。2.你对庄子的这些主张有怎样的评价?(6分)【参考答案2】1、庄子追求无为而治的政治态度和绝对自由的人生态度,表明拒不

3、与统治者合作,不同流合污,蔑视利禄权贵。2、无为而治,对反对封建礼教和严酷统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对万物不加干涉固然可以让其自由发展,但逃避现实,政治上无为而治会产生管理上的混乱,对社会进步不利;同时,在精神上麻痹自我、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潜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表明一定积极(2分,扣文本指出这些主张及实质!)(1分,从积极面看)(1分,从消极面看)3、绝对自由,能启示我们从种种局限和利害关系的束缚中超脱出来,以超脱、非功利的眼光看待人生实际事务及社会现实,让心灵获得一定的自由和解放,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但是绝对自由会导致无政府主义,使社会陷入

4、无序状态,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庄子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能成为主流思想。一定(1分,从积极面看)(1分,从消极面看)(辩证分析,措辞有分寸)从对例题的解答和对答案(包括赋分)的分析,你能得出解答此类题型的哪些规律?感悟规律1.文中举王阳明的事例,说明什么道理?(3分)牛刀小试【参考答案1】对事物如果只作外部观察,就很难了解它的本质,获取真知。(1分)只有通过实践或实验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真知。(2分)【参考答案2】学生读书获得的知识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文明成果,而前人最初在获取这些知识成果时是通过了“格物”的努力的,前人如果不经过实验、实践,就不

5、可能有这份知识。(2分)另外,读书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验室的实验、体验感悟和社会实践来理解运用知识,这也是“格物”。(2分)再者,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要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就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也就是“格物”。所以读书与格物是不矛盾的。(2分)2.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学习而获得知识,这与“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否相悖?(6分)强化练习【参考答案】(1)结合文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朱熹在理欲之辨上的观点。(4分)答案:人的生理正常需要范围内的“人欲”是值得肯定的,(1分)除此之外的人欲都是违背了“天理”;(1分)人应该注重“天理”,抵制“人欲”。(2分

6、)(2)请举例探究在现代社会中人应该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理与欲之间的关系。(5分)答案:【观点】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欲望,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在追求满足个人的欲望的同时,又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偏废。(2分)【例子】如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志在摘金夺银,这是人的一种欲望的表现,理应得到肯定与尊重;但如果为了这一目的而服用兴奋剂,就违反了体育精神和比赛规则,是不允许的。又如,虽然人类为了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利用自然,但是如过度地向自然索取,以致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造成严重的环境危机,放纵欲望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7、2011年考试说明(考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1、“慎独”是一种修养,根据第二段文字,对这种修养做出解释,并举一个践行“慎独”的例子。(4分)【参考答案1】“慎独”是一种内外俱善的修养,注重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符合道德的规范。汉代东莱太守杨震,暮夜拒收昌邑令王密的赠金,就是“慎独”的体现。【解释】【举例】比较:“慎独”是一种注重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使自己的一言一行能符合道德的规范的内外俱善的修养。2、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5分)答案:这两个事例分别是从家庭教育和党的建设两个方面着眼

8、的,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