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

ID:44358483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1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_第1页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_第2页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_第3页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_第4页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德育案例分析(二)文章来源初中教师网W91一、基本情况介绍赵某,男孩,五年级学生,两年前随父母从泰安老家来到这里。泰安人特别重男轻女:什么多子多福啊。由于他是男孩,加上他上面是两个姐姐,赵某自幼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下长大,深受宠爱,被家人称为“小皇帝”,他要什么就有什么,什么事必须依他。加上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特别宠爱他的爷爷奶奶,他的性格变得倔强,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意志较薄弱,一碰到挫折就爱发脾气。上课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本来动作就慢,导致作业经常不按时完成

2、,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赵某的爸爸在开出租车,整天忙着生意,妈妈在上十二个小时的班,加上又是个文盲,根本就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一到双休日,孩子就像一匹野马,四处去玩。有时,一天到晚地找不到其人。他的父母这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当我与他的家长交谈时,家长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们也不知道如何管教,反正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有靠你们老师了。”二、个案分析根据赵某同学的种种表现,我初步诊断为:自控力差,意志薄弱,学习习惯不好,行为习惯差,缺乏自信。这一切导致他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下降,经常

3、无视上课纪律,行为散漫,随意讲话,而且他的这些不良行为还在日趋加剧。在他觉得这很“了不起”,有时,会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在他觉得这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这是因为他离开了老家,得不到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现在又被班上同学所排斥,这些情况造成了他对被接纳的需要或满足受到了一定的压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因此,他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无知所造成的。这也是他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情况。一个人的意志是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赵某他

4、不能严格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这是自控能力差的表现。上课不专心听,不愿意听,作业拖拉,不好好做,这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所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三、辅导方法和效果1、消除顾忌,建立信任感我想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因为缺少“情感”,教师要多给他们爱抚。首先要用爱去融化他那颗冰凉的心,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所以,我总是暗暗地注意他的行为,默默地走近他的身边,让他经常到我的身边来,帮我做一些小事和谈一些日常的事务,让他觉得老师是他的朋友。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①功课辅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成绩还是

5、挺在乎的。那是一次听算练习,20道题目他居然写对了18题,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表扬了他,他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而且一整天都很开心。可是他讨厌做作业,尤其是语文作业。一次拼音训练,他写得很差,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帮他找到错误的原因。从那以后,我就经常针对他的薄弱环节加强辅导。同时,还特别安排一位拼音特好的学生坐在他的旁边。每学一课生字,都让他反复拼读,直到拼熟为止。终于,在以后的单元考试或作业中,看拼音写词语这类题目,能做到大部分写对。②心理辅导一次与家长的交谈中,我得知这个孩子经常不吃早饭,我就借晨间谈话

6、之际,询问一些学生:“你们早上都吃些什么?”学生都纷纷说出自己早上吃的是哪些。当问到他的时候,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结结巴巴说不出来。我趁机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吃早饭?并警告他们:下次如有不吃早饭的同学,我就让他参加田径组,天天锻炼跑步,看看有没有力气跑?这样同学们都很赞成。同时,我还经常问他:今天你吃了什么?当他值日生工作做得认真,就及时给予鼓励;当他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立即给予肯定。经常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父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就在班级学生面前表扬他,号召学生以他为榜样,并且勉励他继续坚持做下

7、去。每当这时,他就表现出那种积极向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愉悦感、满足感、成就感。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他的脸蛋红润了,精神也好多了,人也变得开朗些了。3、及时与家长沟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及时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不管有多忙,都要亲自到学校去接他,时常向我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让他们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好好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教育好孩子的言行,并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家长也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并且会经常向我了解孩子在校情况。4、营造温暖的环境每次发现他的点滴进步,我

8、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他,让全班同学改变对他的看法,愿意和他做朋友。他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融洽,朋友也越来越多。以前那种打骂、吵闹的恶作剧也逐渐少了,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四、总结对于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更应该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巨大。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之路。当然,由于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