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ID:44362162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2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这篇文章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体现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审美追求,全文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

2、起。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散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继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放在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步让学生感悟作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考。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彖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大好。但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初中学过朱自清

3、的《春》,刚刚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学时,我就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人手一册课外杂志。诸如《读者》、《散文》、《青年博览》、《小小说选刊》等等,让它们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达到共享。经过调查,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三、设计思想1、以教师为主

4、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2、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教学注重整体感知,要学生能够知人赏文,利用自身普通话过二甲及擅长朗诵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本单元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及难点。备课不仅备教材,也备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习过程,适宜地启发与评价,力求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4、本课只安排一课吋,吋间可能较紧,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预习课文,其一,朗读课文三遍,找出五幅画面;其二,查找有关作家

5、的生平及作品等材料。5、鉴赏作品注重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6、有效利用多媒体。四、教学目标进一步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进-步学会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领悟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的情感。难点:全文如何紧扣“清、静、悲凉”,描绘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嘶鸣”“秋果奇景”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六、

6、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來欣赏一篇情深意浓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來看一幅画,这是我请我们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根据大家初中学过的一首词描写的景象所画的:展示画面一出示《天净沙•秋思》(个别背诵与师生背诵相结合)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学生自由发言)明确: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沦落,秋FI思归,情与景在这首词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的确,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常常是通过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而获得美的亨受

7、。这种更深远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对于写景抒情散文來说,作家笔下绝没有单纯的风景,往往是情寄寓于景中,我们阅读这类散文的时候,耍从具体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出示思维方向借景抒情这种方法,大家在初中已很熟悉,高中阅读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的对景物进行细致的揣摩和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与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们就要在学习这篇课文基础上掌握这种阅读方法。二、整体感知1.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

8、》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白己怎样的深情?学习目标:(幻灯)1、体会散文“形”与“神”的关系。2、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学会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北平故都,己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故”字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一个旧都的秋景,为何会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恋?秋声秋色中蕴涵了什么样的深情?我们先来整体感知故都的秋景。下血,请大家看课文,你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