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双重”的理解

浅谈对“双重”的理解

ID:44384533

大小:1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对“双重”的理解_第1页
浅谈对“双重”的理解_第2页
浅谈对“双重”的理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对“双重”的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双重”的理解“双重”问题历来为太极拳家们所重视,王宗岳提出“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洪均生先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双重”做了详解,即前手前足不能同实、同虚,使人对“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有了一定的直观理解。但后人在读著作时,往往又断章取义,只提“一侧手足上下同实为双重”,而忽略了洪均生先生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三字经》屮“手化慢,足转滞,重心偏”的注解。结合洪均生先生提出的“凡接招,手先出,我柔旋,引彼力。来的劲,在我臂,我虽虚,等于实。避双重,更在腰,如轴转,戒摆摇。”

2、我谈一下自己対双重的理解。我(身体健康)以自然状态站立,虽然不刻意使用意、力、巧,但却是一种非常均衡、科学的姿势,这是一种先天自然之能。当有人向我进攻时,假如我用前手接招,对方的力量必然会作用于我的前臂,我的前侧一旦被动,就必须螺旋下塌來拥化对手的进攻,此时我的前侧的力量要比自然站立时大的多。如果我仅用前侧螺旋下塌的方式来解决对手来力,那我的身体就会像一个茶壶,对方只要加大力量或者调整方向,我就会前倾或者歪倒。因此,我的后侧要主动螺旋下塌,配合前侧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态势。有人会疑问,一个人两条腿,哪來的三足鼎立?

3、其实第三足就是人体的重心,这是一个虚点。洪均生先生在著作中提到“足的虚实比重约为虚四分,实五分,腰中经常保持一部分劲力,方能调节足的虚实。”在《三字经》里又提到“避双重,更在腰,如轴转,戒摆摇。”这个“腰间”就包扌舌重心。当然重心所在位置也并不在两腿直线的中间,而是在中间偏后,略偏于后足,与两足形成一个前窄后宽的大三角。同时,脚趾、脚跟与膝盖下垂的虚点又形成一个小三角,大三角套着小三角,就会非常稳固。当然独立类的动作,是一个实点(支撑腿)两个虚点(重心和下按的手),因此提膝的腿要向小腹内合、支撑腿要微微屈膝含胯,

4、形成一个虚实结合、支撑稳固的大三角。如果我的重心落在了两腿直线Z间,无论我的上下、前后配合的多么符合要求,我都会像一块立起的门板,虽然在侧面的直线方向难以撼动,但面对螺旋来力,简直是一触即溃。所以说,双足为实点,但实中有轻重;重心为虚点,虚点非空无(独立类动作理相同)。再加上手臂的螺旋、方向、力、巧等等,整个身体就会配合成一个立体的、虚实结合的整体,这才真正符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原则。重心所在的位置要相对固定,但不是一动不动,而是不能乱摆,不能做相对移动。好比我们搬重物上楼梯,人虽然整体都在动,但重心相対于

5、腰胯没冇胡乱移位。当然不摆动也不是说机械僵硬,当我们搬更重的物件,或者上楼拐弯的时候,也必须调整重心,做到随遇平衡。同理,老师们强调四肢“原地转”,其实不是呆在原地不动地转,我们完全可以大开大合,甚至穿蹦跳跃,只是无论怎么动,身休的关节和重心都不能乱逛荡。如果把太极图看成一个轴承的话,无论太极图如何移动,其内部的阴阳转换永远都不会发生相对移位。我们再看洪均生先生的进一步论述,“手足上下配合不许双重,手与手的配合也不许双重。”“首先从手足上下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正确与否,更是关

6、键之关键。”因此,我们在谈论如何避免双重问题的时候,不能仅提前后手足的配合,更要提重心问题,即不能忘了开篇的“手化慢,足转滞,重心偏”的告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