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

ID:44386646

大小:1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_第1页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_第2页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_第3页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_第4页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院名称:汉语言文学学院学生学号:0902140133长春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社科类)题目: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吴小莉指导教师姓名:邸宏香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3年5月浅谈汉服及其复兴运动摘要: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可以从服装的发展演变中看到社会经济、历史的变迁及历代审美观念的转变,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代确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大发展的时期,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服在继承前代服饰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然而汉服在经历了清朝“剃发易服”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之后已经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汉服复兴运动悄然兴起,对研究汉服的特点及其

2、存在意义的迫切性日益突出,本文就汉代服饰样式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对近来的“汉服热”进行简单的探讨。同时研究汉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关键词:汉服服饰复兴一、汉服的源起及衰落汉服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炎黄吋期,服装就已经具备了衣和裳的概念,它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來的服装理念,并且成为历代衣冠制度的蓝本,汉朝在经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光武中兴后,它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这也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汉朝人民后改称为汉族的原因。而汉服则是对这一时期华夏民族所穿着的服饰的称谓。虽然历朝历代的服饰都会有所改变,但汉服却一直保持了它惊人的传承性以

3、及腹手笼袖、交领右衽的重要特征,而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也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⑴。汉服的衰落则是在清朝的“剃发易服”之后,清初,满族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饰,但民间流传有一首民谣:“男从女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生从死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阳从阴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官从隶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老从少不从,役税从而文字语言不从。”也就是说出家人不变,仍可以穿汉服,戏剧表演也多有前朝的事,汉服是舞台表演需要,因此,和尚、道士和戏子等至今仍保留传统的汉服,只不过稍微有点变化,所以,汉服并没有彻底的消亡断代而是在历史的夹缝中艰难的存

4、活了下來。二、汉服式样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來看,汉服的样式较多,但从它的主要形制上来看,主要有“深衣”制、“襦裙”制、“上衣下裳”制等。其中,“上衣下裳”制中的“冕服”是帝王百官最正式、隆重的礼服;袍服则是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而最受妇女喜爱的服饰则是“襦裙”。普通劳动人民多是“上衣下裳”制,即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裤。以下就汉代服饰的几个主要类别做简单的介绍:(一)深衣深衣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服式形制,它把上衣和下裳缝连在一起,古代的男女都可以穿,深衣的产生源自于“礼”,它可以显示出高雅、端庄的气质,不仅符合封建礼节、遵循社会公德和民俗,而且还可以表示敬意或象征品格,同时它饱含了当时

5、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追求,深衣按照衣襟的绕襟情况乂可以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1.曲裾曲裾(如图1、图2)是汉服深衣制当中的一种,曲裾深衣将后片的衣襟接t并形成三角,缠绕经过背后再绕至前端,然后在腰间用布袋系上,即所谓的“续衽钩边”。续衽的长度并不是很统一,有的只需绕半圈,有的则需要层层缠绕,也就是说,曲裾深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造型可以千变万化,数不胜数。变化的主体部分在于续衽的那块布料的形状、大小及长短。有的衣襟展开以后呈一个半圆扇形,有的衣襟展开后则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有的展开后是一个倒三角形。而长度方面,有的可以拖到地上,有的则刚好遮住大腿。总之,一个

6、模式之下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感觉的曲裾款式来。图1.曲裾深衣(来源于人人网)图2.双绕曲裾(来源于人人网)曲裾出现的原因在于最初的服装都没有裤裆,于是在下摆添加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显得合乎礼节得多了,因此,深衣在未发明裤裆的先秦及汉代比较流行,直到襦裙的兴起,曲裾深衣才逐渐被取代。曲裾深衣是男女都可以穿的,其区别只是男子的曲裾深衣下摆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比较修身一点。据出土的资料显示来看,女子的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现喇叭状,使女子行走起来足不外露。衣袖则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都镶边,而衣领部分最有特色,通常交领右衽,领口相对较低,可以露出里衣的衣边,若是多

7、穿几件里衣的话,每层的领子都会露在外面,最多的可以达到三层以上,时称为“三重衣”。《礼记•深衣》对深衣的长度有着严格的限定,“短毋见肤,长毋被土⑵。”孔颖达曾作疏曰:“短毋见肤者,深衣所取复形体,纵令稍短,不得见其肤肉,若见肤肉,则亵也。”所以不管每个人的身材如何,都不可以露出皮肤,“人身虽有长短,而深衣皆以踝为度也”⑶,虽然人的身高不一致,但都以脚踝作为界限,可以看出曲裾的设计与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息息相关,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教对于服装审美文化的影响。2.直裾直裾也是深衣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