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

ID:44387875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_第1页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_第2页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_第3页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_第4页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李鸿章对日外交摘要:说道近代中日正式外交的历史,那要追溯到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而在早期的对日外交中,李鸿章是从中斡旋的重要人物。他希望通过联合日本克制西洋,到后来联合俄国克制日本。通过以夷制夷,一定时期内缓解了中国与外敌的矛盾,但最终和戎政策也只是失败。关键词:李鸿章对日外交外须和戎,以夷制夷说道我国近代的外交历史,就不得不提一下李鸿章,他的生平甚至不能用毁誉参半来形容。⑴李鸿章木名章桐,字渐甫或子厭,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亦称李合肥。西方人则称它为“东方俾斯麦”。李鸿

2、章的生平作为是世人所熟知的:一是兴办洋务,创建淮军。二就是让他被世人唾弃的外交活动。李鸿章的洋务活动,虽然没有让清政府走向强大但却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他创办了淮军,也算是个安邦Z臣。而他的外交活动,表面上看来,是一国家的屈辱史。但是穿过历史,冋顾那个年代,透出的是深深的无奈与辛酸。他从1862年带领他的淮军进入上海,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去世。40年的外交沉浮,说不尽的辛酸苦楚。到其盖棺ttt人仍未给其统一的定论。李鸿章的外交中,对日外交占了很大一部分。纵观具对日外交,便可对具外交思想有所了解。一、从联日制西到联俄制日近代屮H外

3、交,最早可以追溯到1871年,《屮日修好条规》的签订。1870年9月27H,H本外务人臣柳原前光率13人代表来到中国,要求与中国建交。但是,当时的总理衙门对此并未重视,认为相互通商即可,签约则没必要,“所谓大信不约也力卷七十七販”。与总理衙门的态度不同,李鸿章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他致信于总理衙门:“该国向非中国属国,本与朝鲜、琉球、越南不同。距苏浙仅三H程,精通中华文字,其甲兵较东岛各国差强。宜先通好,勿使西人倚为外府。将来若蒙准通商,应派官员前往驻扎……以备联络牵制。”⑶卷七十八必、24那时李鸿章就有联日抗西的思想,这是难得可贵的

4、。那时中国和外国人广泛的接触不过30年左右,面对力量强大的西方,我们剩下的只是唯唯诺诺。H木虽不在西方列强的范围,但也开始明治维新,有了初步发展。可不少屮国人仍然认为日木还是曾经的那个弹丸小国。只有李鸿章看出H木的兵甲不可同日而语。敏锐的发现我们可以联F1制西。在李鸿章的侶导下,清政府许多人开始认识到日木的重要性。总理衙门即上奏请求与日建交。但这一主张遭到许多守旧顽固势力的阻碍。他们认为日木只是一个小国,如果签约,则会鼓励越南,朝鲜那样的国家纷纷提出同样的要求。对此李鸿章再次上奏:“……若拒之太甚,势必因泰西各国介绍固请,彼时再准立约,使

5、彼永结党援,在我更为失计。自不如就其求好之时,推诚相待,俯允立约,以示羁縻……日木近在肘腋,永为屮土之患……究之距屮国近而西国远,笼络之或为我用,拒绝之则必为我仇。将来与之定议后,似宜由南洋通商人臣就近遴委妥员,带同江浙熟习东洋情形之人,往驻该国京师或长崎岛,管束我国商民,借以侦探彼族动静,而设法联络牵制Z,可冀消弭后患,永远相安。⑷卷十七卩號別”李鸿章明确的分析了中n的关系和共同面临的处境,遂其主张得到曾国藩等人的赞同。1871年9月13□,清政府与口本经过两个月的激烈讨论,最终签订了两国近代第一个条约一一《中FI修好条规》。在签约之时

6、,H本提出以1861年《中徳通商条约》为蓝本,被李鸿章坚决否定。他坚决反对条约中出现“一提均沾”。坚持中口贸易只能在港口进行,不能深入内地。面对强势力,他丝毫不动摇。在李鸿章的充分准备和对平等外交的追求卜•,条约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平等的,即使期中存在“领事裁判权”这样的字眼,但这对双方來说是对等的,对其中一国來说不能说是不平等。李鸿章虽然努力为中国谋求平等的外交地位,但是由于外交经验的缺乏,犯了许多错误。早在签约之前李鸿章就注意到F1本人对朝鲜有所觊觎。1871美国兵船赴朝询问被毁掉的“谢尔曼将军号”的卜•落,H本意图与美国同行。对此李鸿章

7、感觉美IT可能在朝鲜问题上合作,在他关于此事致总理衙门的一封信中,他表示本可能成为朝鲜的直接威胁,后者可能对此难以独抗。”所以李鸿章希望通过条约遏制H本的侵朝计划。他在条约中加入双方互不侵略“邦土”,双方中任何一方同第三国发生冲突时彼此相助。其中,不侵犯“邦土”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朝鲜免遭R本侵略。李鸿章虽然希望联口抗西但也对口本也有一定的防范心。但这也引起西方许多国家的不满,纷纷指责这个合约是针对西方的中日军事同盟的象征⑹P149一踰。然而事实上签约双方都无此打算。李鸿章只是为了防止口本与西方联合,保护朝鲜这个对清朝国防生死攸关的天然屏障

8、。而R本也只是为了试探中国,为以后的侵略埋下伏笔。因此FI本对此条约相当不满。一方血他们没有取得与酋方等同的特权待遇,另一方面,他们希望取消彼此互助的条款以免西方生疑。所以口本在条约墨迹未干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