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

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

ID:44388550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_第1页
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_第2页
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2008-07-0923:15浅谈明代笔记的史料价值小说笔记这种体裁,起源很早,《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①]可以说是聚始于秦汉,盛于唐代,到了宋代,学问人家如欧阳修、苏轼等几乎都写笔记,笔记内容日益丰富巫要,如沈括《梦溪笔谈》就是记载我国科学发明的重要文献。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互相交织着,社会情况口形复杂,因此当时有心、有识之士所写下来的野史笔记种类尤为繁多,数量也很冃大,据清人全祖望说:“明

2、代野史不下T-家。”谢国桢先牛将明代笔记分为十类,即记述农业生产的,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记述手工业、商业的发达的,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记述明代政治制度、朝章典故以及社会经济、土风民俗的,如王世贞《笄州山人别集》、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从》、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记载明代农民起义的,如李世熊的《寇变记》等;记载我国少数民族情况的,如杨慎的《滇载记》等;记载我国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的,如徐鸿祖的《徐霞客游记》等;记载对外关系和对外贸易的,如叶权的《贤博编》等;通记明代力史.文献和人物传记的,如王世贞《

3、算州山人四部稿》、焦玆《献徵录》、何乔远《名山藏》等;记述科学技术及工艺美术的,如高濂《遵生八笺》等;记明代文史哲学家,人物传记的,如黄遵羲的《明儒学案》等。[②]但有的学考认为明屮叶以后,由于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学风空疏,人多数笔记考证不够精密,记忆多冇失误,客观性较差,有一定道理。但未免以偏概全,就学术思潮而言,实学思潮在明后期有了更人的发展,坚持这一学术导向学人也写了不少笔记中的佳品,如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沈德符的《力丿力野获编》等,都以博洽、精审、翔实而知名。所以,研究明史,除了如《明史》、《明实

4、录》、《明会典》等基本史料需要掌握,大量的野史笔记也要重视。其史料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补充官修正史之不足。历來封建王朝之中,统治者上层Z间都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其腥风血雨也波及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明朝也不例外,“靖难Z役”后,成祖朱棣为了掩盖自己篡位的事实,刚逾四月,便着手改修《人祖实录》,花了五年时间,将不利于口己的史实一并删除。对建文一朝,索性削除建文年号,以洪武三十二至洪武三十五年纪年,肆意歪曲史实。夺门之变后,英宗之子宪宗也在实录上大做文章,不为具叔父代宗景皇帝立实录,而以《

5、废帝那戾王附录》之名附在《英宗实录》之正统朝与天顺朝之间,史官在《实录》中也不敢表彰于谦安定社稷的功绩。明代沈徳符因此认为《实录》难据,他吗道:“乃《太祖实录》凡经三修,当时开国功臣壮猷,稍不为归伏诸公所喜考,俱被划削;建文一朝四年,荡灭无遗。后人搜刮捋拾,百TZ—二耳。景帝事虽附《英宗实录》中,其政令尚可考见,但曲笔为多。”[③]官修实录本着为君者讳,为长者讳的原则,真实性自然人打折扌II,同时实录的选材上仅限于所谓“事关国体”的人政方针或“身牌重命”的元老重臣,于许多社会、风俗、经济方面的史实则不加重视,

6、使大量宋贵、真实的史料不见于正史。而笔记则补充了这一漏洞,它不受体裁的限制,在选材上比较广泛,较少受到官方的约朿,在一従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的真和。如叶子奇的《草木子》一书对元末明初的掌故及元末农民起义记载独详,其于元末群雄家世Z介绍是它书所未涉及的,史料价值更高。朱长祚《玉镜新谭》完整的记录了客、魏一案的勘审过程,抄录并因此保留了部分审理此案的档案资料,卷九、卷十载官方公布的株连文书及相关文件,均为它书不载,成为世人了解魏忠贤,客氏从发迹到被诛灭的第一•手资料。沈徳符《力丿力野获编》卷二十一“刑部”门中的“镇

7、抚司刑具”条,记载锦衣卫诏狱之惨毒,令人不寒而栗。"其室卑入地,具墙厚数仞。即隔壁嗥呼,悄不闻声。每市-•物入内,必经数处验查,饮食Z属十不能得一。又不得自举火,虽严寒不过啖冷炙,披冷衲而已。家人辈不但不得随入,亦不许相而、惟拷问之期,得于堂卜•遥相望见”。[④]且镇抚司有特制刑具,“以木笼四方攒钉内向,令囚处具屮,少一转侧,钉入具肤。囚之膺此刑者,十二时屮但危坐如他人”。[⑤]从这些记载中,我们便对了解到明代刑狱的残酷。有明一代,人量的笔记从不同角度记载了明朝几乎各个方面的情况,极大的丰富了明史史料,为研究

8、明史的学者捉供了方便。(二)阐正史Z微如上文所述,正史的修纂,往往要顾及的情况太多,所以有记载失实的地方,当然也有许多语焉不详的地方。因此,后世学者倘能借助时人的各种记载,多能起到阐正史Z微的功效,明人笔记无疑具有此等功用。如明初垂要制度“均功夫”,《明会要》没有记载,余继登《典故纪闻》却载之独详,言道:“国初中书省议役法,每出出丁夫一人,不及顷者,以别m足z,名曰均功夫”。[⑥]《明史•食货志》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