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

ID:44390865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_第1页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_第2页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_第3页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_第4页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唐与南诏的和战关系[摘要]唐和南诏存在的时间基本相随,南诏的兴亡和唐冇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唐与吐蕃的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中,南诏持观望态度,时而臣服于唐,时而叛唐归附吐蕃。南诏利用唐王朝和吐蕃之间的斗争实现了在夹缝中割据,绵延二百余年。[关键词]唐;南诏;关系唐代是中国古代空前繁荣富裕的国家,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有着成功的经验。南诏是公元7到9世纪在我国西南围绕洱海和滇池为中心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基本相始终。两大政权的关系上,南诏有时归附唐朝,有时叛唐臣属吐蕃,在纷繁复杂的年代中,南诏一直持冇观望态度。

2、在两者的关系上,基本上经历了四个阶段。618年唐朝建立,唐朝的强盛使得各地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归附,“东口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贞观三年十二月,闰月,丁未,东谢酋长谢元深、男谢酋长谢强来朝。诸谢皆南蛮别种,在黔州之西。……置费州、夷州(2)唐朝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经略。之后建立了姚州都督府,唐王朝在西南地区的间接统治己经在西南地区的北部和中部建立。李渊委任爨宏达为昆州刺史,爨宏达返冋后联络诸部,归顺唐朝。在南宁地区也加强了联系,设置南宁总管府。唐朝在建立南宁总管府之后派遣官员赴任,但是多数人“类皆受贿,边人患

3、之,或有叛者”(3),为此加强了巡检力度,逐年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控制。唐朝在洱海地区的招抚主要在唐太宗和唐高宗两朝,委任当地酋长担任州县长官。南诏“木乌蛮别种也。姓蒙氏,自言哀牢之后。”(4)649年,首领细奴逻继承王位后,确立了亲唐的政治路线,此后兼并了白子国,建立了蒙舍诏政权。政权建立之后屡次朝贡唐王朝,皮罗阁和阁罗凤在唐朝的大力支持下,统一洱海的过程中,先后征服了蒙?诏、越析诏、三浪诏等,六诏和为一诏,完成了洱海周围的统一。开元二十六年,唐朝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并赐名“归义”。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是双方都有利的事情。南诏出于自身的发展壮大的需要,

4、需要统一六诏;唐朝则是为了在西南抵御吐蕃的入侵,稳定和统治西南边疆。虽说南诏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的辖地,但是由于地域的不同;社会情况极为复杂;在中央王朝的边陲,屮央的控制力并不强,屮央王朝并不能实施冇效的统治,在采取羁縻府州的统治政策下,对唐朝来说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南诏的初期建立和统一洱海的前期,南诏和唐朝的关系是相互扶持,相互利用的关系。这时应该是双方的和睦友好时期。南诏在西南势力的壮大不可避免的与唐朝发生领土纷争。合作双方反目成仇,这一阶段导致了南诏叛离唐朝,转而投奔吐蕃。唐朝支持南诏统一洱海,目的是让南诏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而已,以稳定区域以牵制吐蕃。然而

5、南诏统一洱海之后,开始向外扩张。南诏的向外扩张有两个方向:东进爨区;北攻?州、西开寻传。唐朝委任了爨归王任旧都督南宁三十六州,(5)在唐朝的支持下,爨归王成为了诸爨势力最为强盛的部落。唐朝在西南地区修建步头路引起了唐朝与爨氏之间的纷争,最终皮罗阁进入了这•区域。南诏军队进入爨区,天宝七年,结束了爨氏在其东部的统治,南诏完全控制了爨区,这一行为引起了唐朝的极为不满,于是两者的关系变为了对抗,战争在所难免。是年,皮罗阁卒,唐朝廷册封其子阁罗凤承袭云南王。为了抑制阁罗凤势力的发展,姚州都督张虔陀不仅加倍征收南诏课税,图谋篡夺王位,甚至希望激怒阁罗风夫妇,以反叛朝廷然后

6、加以征讨。阁罗风忍无可忍,将其逐杀,夺取了姚州以及小夷州32个,正式宣布吞并两爨地区。由于“张虔陀事件”,朝廷找到了阁罗风“造反”的借口。天宝十年,派出了精兵八万攻打南诏。在此期间,阁罗凤联合了吐蕃军队,吐蕃一直伺机想据南诏为己有,奋力出战,两军联合打败了唐军。这是第一次天宝战争。此后在天宝十二年和天宝十三年又进行了两次征讨南诏的战争,史称第二次和第三次天宝战争,三次天宝战争的结果都是以唐王朝的失败而告终。而后阁罗风归附吐蕃,受到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的册封,南诏与唐朝断绝了联系,归附吐蕃。唐朝、南诏和吐蕃之间的势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阶段,南诏重新归附唐朝,双方

7、结盟,南诏向唐称臣,双方重归于好大历十四年,阁罗凤卒,以凤迦异前死,立其孙异牟寻以嗣。……异牟寻立,悉众二十万入寇,与吐蕃并力。一趋茂州,逾文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掠方维、口坝;一侵黎、雅,叩邛?关。令其下曰:'为我取蜀为东府,工伎悉送逻娑城,岁赋一绯。‘于是进陷城聚,人率走山。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以援东川,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六千级,禽生捕伤甚众,颠踣?峭且十万。异牟寻惧,更徙苴口羊城,筑袤十五里,吐蕃封为日东王。”(6)战后,吐蕃将其责任归咎于南诏,南诏王由赞普钟降级为了日东王,两者成为了臣属关系。南诏与吐蕃的亲密关系出现裂痕,又无法独立去对付吐蕃

8、,从而重新开始考虑与唐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