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音乐诗

浅谈唐代音乐诗

ID:44390872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唐代音乐诗_第1页
浅谈唐代音乐诗_第2页
浅谈唐代音乐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唐代音乐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唐代音乐诗浅谈唐代晋乐诗摘要:古代的诗、乐、舞本來就是三位一体的,后來随着发展逐渐分开了。诗对以表达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给人带來美的享受。音乐、舞蹈也同样,只不过各自借助的形式不同而己。而到了唐代,随着各自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些专门描写音乐的诗歌,它将音乐和诗词的特性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创造出迷人的魅力,他对整个中国古代诗歌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唐代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描写音乐远远超越古人,别岀新意,是一种以诗的音乐性本身和多种手法來显示音乐效果的新写法。关键字:音乐诗歌韩愈白居易李硕李贺《李凭箜篌

2、引》、《桅琶行》、《听颖师弹琴》,是三首唐代著名音乐诗。它们细腻、绝妙的笔法把音乐描绘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在中国,音乐和诗歌自古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唐代,更是让咅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其中——“音乐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表现。唐代诗人用诗歌的形式描写音乐远远足越古人,别岀新意,是一种以诗的音乐性木身和多种手法來显示音乐效果的新写法。音乐诗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手法:1、以声拟声我们知道,咅乐是很抽象的,是靠听觉来感受的,而耍用诗来描写咅乐就比较困难,诗人们在这里川各种声响來拟音乐声

3、,就化抽象为具体,使我们能有较深刻的感受。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开始“昵呢儿女语,恩怨相尔汝”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Z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一般的轻柔细屑的声音,中间还夹杂些嗔怪Z声,当我们正沉浸在这充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时,“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來,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轩昂。蓦地,“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百鸟齐鸣,碉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景所代替。在这众鸟翩彊Z中,一只风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琴声由柔转刚乂转柔,由安谧转为喧闹,一-张一弛起伏冋荡,响于耳际。

4、门居易的《琵琶行》更是以10种声音来模拟。嘈嘈急雨声、切切私语声、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冰下泉流幽咽声、幽咽梗塞以至“凝绝”,至此,我们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丁-又发出了银瓶炸破般的声音,水浆奔迸声,铁骑突出声以及刀枪轰鸣声。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突然如裂帛般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这冋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久久萦绕在胸间。韩愈描写琴芮用的是现实4活中的比喻,白居易描写琵琶芮用的这十个比喻也多是人世间的事物,而

5、李贺來模拟李凭的箜篌芮。“昆山月碎风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石碎裂,清脆铿锵;时而又一弦独响,瞭亮如风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时而如幽咽的芙蓉泣露声,滞涩哀沉,吋而乂如欢快的香兰笑声,飘忽轻快。至此,如寒风吹树、龙吟虎啸的篥声;如用打屋瓦、野鹿呦呦的胡笳声,如儿女私语、如勇士赴敌场般的琴声,以及数十种声音不绝于耳的琵琶声和如“玉碎凤叫,芙蓉泣露香兰笑”的箜篌声,五种乐声,各有特色。2、侧而描写儿位音乐大师们没有直接去说明音乐多么的美妙、动听,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反衬音乐的神

6、奇、美妙。李硕的《听安万善吹篥歌》中开始用“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突出篥的效果,然而即使如此,也是“解听不解赏”结尾诗人丿II“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写出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在这除夕Z夜,堂上明烛高照,一年将尽,哪有不起韶光易逝、岁月跷舵Z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何派遣呢?“美酒一杯声一曲”显出诗人与"III:人”的不同,玉石安万善就不必再冇长飙风中踽踽凉凉口来往的感慨了,而是遇到了真正的知音。韩愈则以他自己的感受来烘托颖师的琴声。首先中明自己不懂音乐,未能深谙其中的奥秘。尽管如此,还是被颖

7、师的琴声深深感动,“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汨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样写颖师琴声的感染力,即使听不懂音乐的人,听了也会受感染,而冃感染力很大,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衫,犹自扑扑簌簌滴个不止。这种感情上的剧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听完。末二句近一步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冰炭本不可同炉,但颖师的琴声一会把人引进欢乐地天堂,一会又把人推进悲苦的地狱。就好比把冰炭同时投入听者的胸中,使人经受不起这种感情上的剧烈波动。儿位音乐大师通过一系列的侧而描写,给我们

8、留下了巨大的审美空间,使我们去畅想那音乐耍多美妙冇多美妙,耍多神奇冇多神奇。苏轼说过“言冇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文也”。这里,几位音乐人师的描写止是余味无穷,使我们慢慢地去品味。3、听觉幻化为视觉(通感)“通感”是指人们把不同的感觉范畴所得到的印象拿来挪移借用的手法。它作为一种特定的心理现象在文艺创作中的反映,具來源往往是作家的玄觉和幻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艺术家沉浸于浓烈的构思意境,就会出现“凭借着想象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