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

ID:44392835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_第1页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_第2页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_第3页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三大悲惨事件之一的南京大屠杀,即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南京之后,在南京市区及郊区对中国人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烧杀、抢掠等暴虐行为,给中国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悼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同胞而专门设立和建造的纪念型博物馆建筑及青少年主题爱国教育基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城西南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原有建筑市齐康教授主持并设计,于1985年建成。1995年、2005年南京政府决定对原有建筑进行再次扩

2、建,2007年扩建工程竣工并向公众开放。现纪念馆占地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纪念馆、纪念公园两大部分。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设计师是如何将原有纪念馆的建筑与扩建后的建筑进行有机的联系,和谐共存?同时,又如何利用形、色、质、尺等设计方法营造纪念性建筑的独特的空间氛围与空间气质?这等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新与旧的“共存”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整体如一个口大的三角体,斜插入地血,扩建的新纪念馆埋藏丁地下,而原有纪念馆的建筑则分布在地上,有效的利用和结合“刀型”的地形条件,使新建筑与旧建筑有机融合,

3、巧妙相连。纪念馆整体建筑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建筑屋顶作为倾斜的纪念广场(如图1),充分利用上层空间界面与地形地貌的联系,既尊重了场所精神,又突出了新馆建筑的个性,同时在视觉上减轻了原有纪念馆体量的厚重感。总平面上形成“一轴、三心、五段”,使得纪念馆在整体布局上达到和谐统一:一轴指的是整体的游览路线即空间序列,三心指的是新建建筑、万人坑遗址和冥思厅三个主题空间,五段指的是主入口部分、纪念广场、遗址花园、祭场和和平公园。从游览路线和空间序列上看,纪念馆是由新建场馆开始游览,通过“死亡之庭”——铺垫和发展,渐渐进入高潮——“万人坑”遗址,由和平公园作为整个游览的序幕和尾声。从建筑体量上看,采用化

4、整为零的设计手法,新旧建筑沿轴线,由东向西逐渐减小。中间部分的I口建筑连贯密集分布,两侧开阔,东侧竖向高起,西侧平缓低落,达到起承转合的统一。从建筑外部空间上看,新建场馆是由斜向的纪念广场作为外部规划的开始,空间序列的开端以一种震撼人心、无限悲凉的方式,引起参与者的共鸣。同时,纪念广场的整体设计以“粗狂、开放”的设计手法,慢慢收缩。中间部分的处理方法是以“死广之庭”轻、小体量的I口建筑以点状方式分布在轴线之上,以和平公园作为结束,达到一种由“开——合”的过渡意境。这种空间序列、功能组织安排引人入胜,使得参与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沉重、压抑的空间氛围。氛围营造纪念馆本身是为

5、了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样的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营造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通过各种设计元素、设计方法去诠释其特定的情感内涵乂是设计的一大难点。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旅游,从入口至出口这一空间序列的巧妙组织,把“生与死”这i凝重的情感话题诉说得淋漓尽致,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发挥到极致。从色彩上说,整体建筑以灰色为主色调,绿色作为副色调的外部环境色彩,就有效地表达了对于“死的灰暗”与“生的活力”这一情感对比。灰色粗造的混凝土建筑表皮,灰色的各种造型的雕塑,灰色的石子铺装等各种不同深浅程度建构了纪念馆凝重而乂悲伤的建筑空间的氛围。而不同色调的绿色植

6、物,如橡树、樺树、械树等,即给予死者死的安宁,亦给予生人生的希望。同吋,在内部环境的氛围营造中,主要以昏暗的黑色基调为主,配以各色灯光的明暗变化,给人以凝重的、静思的精神压迫。让人深切的体会到当吋人的精神、情感的绝望而恐惧、悲伤的心理变化。再则,从造型上来看,单从新馆的建筑外形如一把巨型的利剑插入地下来说,就好像插入人心底的痛楚,尖锐的造型,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压迫,就像入口处雕塑“冤魂的呐喊”…般,使人在游览开始就感受到受难者无助的绝望。而高过人视线的倾斜的墙面、粗造的缓坡等等,则更加展现了纪念馆空间氛围。同吋,在纪念馆内部,建筑深入地下,自由式的展厅布局,各种悲惨的场景再现,或实体或

7、影像或陈列或意境。冥思厅中,整体昏暗的空间,数千支蜡烛悬浮水面,两侧磨光的花岗石墙面使得厅内点点火光,忽明忽暗,好似死者的魂魄飘忽空中(如图2)。而就是通过种种手法的穿插运用,使得空间氛围营造出悼念悲痛的场所精神。新建展馆的中庭部分,整个墙面利用“受难者的档案”的设计方式,用具象化的手法表达受难者的数量的同时,给参观者视觉和情感上的精神压迫(如图3)。而从中穿插的狭窄的天桥,通透的玻璃墙面,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游走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幻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