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

ID:44398649

大小:5.12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21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_第1页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_第2页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_第3页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_第4页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彭敬大纲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纵向动力学与纵断面设计参数的关系纵断面设计参数结论与建议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提速和重载是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发展重载运输以及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铁路货物运输的主攻方向了,然而随着列车牵引重量的提升和编组长度的增加,从而导致其纵向冲动问题十分突出,会加重断钩或挤压而脱轨等危险倾害。考虑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列车纵向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完善分析模型,对车辆的合理设计、安全操纵和优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断面设计参数重载铁路由于列车轴重的增加,对线路的破坏影响较大。改善线路的基本参数,特别

2、是减缓线路的限制坡度、加大最小曲线半径,是各国改造重载运输线路、适应列车轴重提高的重要方面。实际工程中纵断面设计参数制约着线路工程经济特性,合理的纵断面设置至关重要。大轴重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线路条件、不同牵引工况下纵断面参数与纵向动力性能之间关系。1.坡度差代数差的影响设变坡点前后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为和则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简称为坡度代数差或坡度差)可表示:总结了最大车钩力与坡度差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国内首次提出临界坡度代数差、计算坡度代数差、允许坡度代数差、最大坡度代数差的概念和观点,推导出了计算公式,建立了坡度代数差的新理论体系。在

3、最大车钩力与坡度差的关系曲线中,很明显存在一临界点当时两者为线性关系,且各条直线的斜率也大体相同,但当时则最大车钩力以较大的变化率迅速增加,且发生部位也由列车前部的第一位车钩逐渐向列车中部转移。此临界点所对应的车钩力约等于此时的机车牵引力,且第一位车钩位于变坡点附近。此临界点所对应的坡度代数差称为临界坡度化数差,其计算公式为:一般情况下,坡度代数差应不大于计算坡度代数差;困难情况下,应不大于最大坡度代数差。建议最大坡度代数差取为限制坡度的2倍值,临界坡度差是在保证列车的最大车钩不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坡度代数差的最大值,是与的总体最佳值。列车以计算速度运行

4、时所对应的临界坡度代数差称为计算坡度代数差,记作。2.线路坡度的影响为了在总体上把握线路坡度对最大钩车力的影响,先考察变坡点不同组合时的情况。当,则表明变坡点取消,列车在同一坡道上运行。在单一坡道上,坡度对的影响很小,比如坡度从-6‰增加到2‰,只增加0.4‰,是可以忽略不记的。坡度差相同时,不管相邻坡度如何组合,最大车钩力均发生第一车钩,且值变化不大。从-6‰变化到2‰,只增加2.7%。时,变化率将显著增加,例如当从10‰变化到18‰时,将增加9.7%。一般来说,坡度对影响忽略不计。坡度差相同时,不管相邻坡度如何组合,最大车钩力及其发生部位均大体相同

5、。由此可见,坡度对最大车钩力的影响是以△i为临界点的。3.坡度长度的影响现取凸型纵断面的分坡平段研究的动力响应,会发现随着坡段长度的增加,最大车钩力逐渐下降,短时下降较快,越长时下降速度较慢,当坡段长度大于时,将趋于平稳不再变化。另外,当分坡平段两侧坡度越大,则越大。仿真实验中取内燃机车牵引时,实验结果如下图坡度长度对的影响按照机车的计算牵引力和列车牵引质量Q推算,仿真实验所对应的限制坡度位6.4‰,临界坡度代数差为8.2‰,当,此时的临界坡度差为计算坡度差,由图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坡段长度对最大车钩力的影响很小,曲线变化幅度很小。但当后,对的影

6、响就逐渐增大,然而增大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例如对于i=6‰的曲线,当时实际上是将两个反方向坡度直接相接,此时为12‰,接近于限制坡度的2倍,与时相比只增加2.2%。但是目前《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设计中的坡度代数值不大于限制坡度,并且坡段长度不能太短(一般坡段长度不短于半个列车长,特殊情况下才可取至200m)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上述的仿真条件,坡段长度对最大车钩力的影响小于2.2%,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坡段长度对列车最大纵向力的影响是以临界坡度差为分界的。当,对的影响极小;但是当,其影响就会增大。但是总体来说坡段长度对列车纵向力的影响不大。故可放宽对最短坡

7、段长度的限制,建议一般情况下,坡段长度不短于列车长度的,并不短于200m。4.竖曲线的影响列车纵向仿真系统(LQD)对不同坡度和不同竖曲线半径所对应的最大车钩力进行仿真实验,可以看出随着的减小和两侧坡度的增大,最大车钩力也逐渐增大。4.1坡度差不同时的影响竖曲线对的影响也是以临界坡度差为分界点的。当,对影响较小,影响率一般不超过2%,并且一般也发生在第一车钩。而当后,其影响就逐渐增大了。例如,当‰时对的影响为1.3%,时为1.8%。‰时为8%,当‰时则上升为24%。经分析对的影响变化率符合抛物线变化规律。另外,可以得到,当后,的发生部位随着的增加逐渐向

8、列车中部转移。这是符合临界坡度原理。竖曲线半径对最大车钩力的影响()05000-----1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