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ID:44400288

大小:70.9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21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1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2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3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4页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习题(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观沧海》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本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军事家。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u”。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本诗的情感基调是o4.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2、,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o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的气势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树木的,波浪的o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A.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B.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C.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课后能力提升10•阅读《龟虽寿》与《观沧海》,完成习题(1)写出两

3、首诗揭示主旨的句子。(2)两首诗各抒发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感情。(3)下列对《龟虽寿》鉴赏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

4、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曹操;政治家2.(1)以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4•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5•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

5、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7•互文;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8•苍茫;动荡;巍峨;茂盛;汹涌。6.Do课后能力提升7.(1)《龟虽寿》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观沧海》中揭示主旨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龟虽寿》体现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观沧海》抒发了诗人期望统一祖国的宏图,表出诗了宽广博大胸怀。(3)Bo《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步练习♦基础知识达标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

6、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季节的一种气氛。3•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o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

7、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课后能力提升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赏析《归园田居》,回答问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作,从内容看诗人很不善种田,但是非常勤劳,分别指哪些内容。A.不善#中田:B.不辞劳苦:(2)诗的“但使愿无违”意思是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根据你对诗人的了解和所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