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

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

ID:44408747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_第1页
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_第2页
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浅谈病险桥梁的加固中图分类号:K928.78桥梁加固,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使构件乃至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及其使用性能得到提高,以满足新的要求。也就是耍针对桥梁所发生的不能满足继续使用的状况进行处理。 一、我国桥梁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普遍修建丁近20年,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普遍出现在收缩徐变完成后,跨中仍然持续下挠,腹板底板开裂的现象;而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近10年的桥梁建设中,以其优异的施工性、经济性、造型美被广泛应用,但实践的真实反映这一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并不成熟,管节点焊缝疲劳没能很好解决,吊杆寿命难

2、于估计。  我国桥梁设计载重标准经历了从汽-10、汽-13>汽-15、汽-20、汽-超20的发展过程,其中载重标准在汽-20以下的桥梁占多数;验算荷载也市拖-30、拖-60、拖-80发展到挂-100和挂-120;规范规定的车辆荷载安全系数为1・40,低于美国的1.75和英国的1.73;按交通部以往的桥涵设计规范,室外受雨淋(干湿交替环境)的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最小设计厚度尚不到国际通用规范规定的一半;如此等等。原先设计规范标准过低,加上日益增加的交通量和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泛滥,相应的公路桥涵负荷日趋加重,一大批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结构老化、破损

3、、变形较大、开裂现象严重,桥梁的持荷能力明显下降,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危桥我国的桥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桥梁加固已成为继桥梁建设后的又一大难题!  二、桥梁加固的原则   首先根据桥梁的现有技术状况、存在病害、车辆通行的需耍以及将来交通发展的趋势,对加固的必耍性和可行性作出分析判断,然后对各种加固方案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比较,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比重建新桥节约60-70%以上的费用才是可行的,有意义的。包括因加固桥梁中断交通造成的经济损失。  &n

4、bsp;2、桥梁经加固后,其结构性能、承载力和耐久性方面都能达到使用上的要求,   3、桥梁下部结构具有足够的潜力,能满足加固后的桥梁对基础的要求。   4、对加固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及耐久性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力争采用各种指标较好的加I古I方案。 三、桥梁加固的方法   从桥梁加固的部位來分,桥梁可分为上部结构加I古I、下部结构加固。3.1上部结构3.1.1加大截面法主要采用锚喷混凝土加固法、钢筋混凝土下套拱法、T梁、II梁转箱梁,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

5、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加固,以提高受弯构件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和刚度;提高受压构件的正面截面承载力和刚度。3.1.2粘贴加固法采用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压柱,以提高延性、耐久性的加I古I;亦可用于梁、板的加I古I。釆用粘贴钢板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和受压构件的加固3.1.3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主要采用预应力筋加固法、下撑式预应力拉杆加固法当被加固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5时,不宜采用预应力加固方法。3.1.4体系转换法主要采用增设支承结构加固法、简支变连续加固法3.2下部结构3.2.1盖梁的加固采用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粘贴钢板、粘

6、贴纤维复合材料等措施。3.2.2墩柱的加固采用增大截面、钢套管骨灌注混凝土、粘贴纤维复合材料、粘贴钢板等措施。3.2.3台身的加固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套箍、更换后台填土、增设辅助挡土墙、框架梁加注浆锚杆等措施。3.2.4基础的加固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增大桩头面积或增加基桩、增设支撑梁等措施。3.2.5地基的加固主要采用高压旋喷注浆、土体注浆等措施。3.2.6墩台基地冲刷的处理采用抛石、砌石防护、石笼、板桩防护、上游设导流坝、下游设拦砂坝等措施。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加固方法的应用有的并不是单一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加固的方法或者和互结合使用,并且在这些方法的使用Z前,必

7、须先将桥梁的裂缝、麻面等病害处理完Z后方才进行加H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