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

ID:44410269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_第1页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_第2页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_第3页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_第4页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贿赂犯罪侦查的方法贿赂案件的来源,除少数是企事业单位被“索贿”而告发之外,绝人多数是公民检举控告的和干警在侦办案件屮发现的。检举材料一般都指名道姓地揭发某某人有某种行贿受贿问题,这种犯罪案件一般有明确的被告人,并且发案单位在向司法机关告发前一般都进行了必要调查。因此,在侦查贿赂案件时,主耍应以查清事实、核实证据为重点,展开侦查取证工作。当前在办理贿赂案件中,怎样做好案件的侦杳至关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一、核对检举材料,掌握案情扩大线索贿赂案件由检察机关受案后,应立即指定侦查人员,根据不同情况,从四个方面对检举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和初查。1、对署名的检举材料,应

2、首先询问检举人。通过询问了解检举人的一般情况,如检举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职业、工作单位、职务、爱好、现在住址、检举人与被检举人的关系,包括:何时何地怎样认识被检举人、平时与被检举人的关系密切程度,这种关系的发展的变化情况,为什么耍检举被检举人,所检举控告的事实来源,述有何人何故与被检举人有何关系,以及检举人所知道的与此有关的其他情况等,这样做的口的就在于核对检举材料的可靠性。2、对未署名的检举控告材料,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审查:一是通过被检举人单位的组织人事和保卫科、街道居委会及有关的知情人了解被检举人的基本情况。例如:被检举人的工作职责、职务、工作态度、现实表

3、现、平时与什么人交往,在交往屮有什么异常表现,家庭生活有无突出变化等;二是通过对检举人具体情况的了解和分析,尽量找到检举人,进一步了解被检举人贿赂犯罪的事实和情节。3、对行贿人或行贿单位的控告检举材料,要让检举人或检举单位如实陈述行贿的原因,事情的原委始末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事实和情节,并让他们尽可能提岀确实可靠的证据。4、侦查人员在办案屮发现了解到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必要时,可让检举人(包括单位)根据谈话内容写出亲笔材料。二、分析案情,确定侦查方向侦查人员在核对检举材料,并作了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所获材料进行分析研究,首先确定行贿、受贿的事实是否存在,这是确定是否立案侦查

4、的前提。通常需要重点分析的问题是:1、行贿的原因。行贿的原因,从客观上讲,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贿人急需取得某种利益,而且这种利益对行贿人来说,都是必须的,有利可图的;二是获取某种利益的方式,一般用正常的手段、渠道及现冇关系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行贿人希槊获取的某种利益是政策不允许的,市场紧俏或人为制造障碍的,或者虽然政策允许,但为了更有把握,或者在吋间争取快点办到等。从主观上讲,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行贿为获取某种利益,主动行贿;另一种是行贿人为取得某种正当利益,而受到刁难、要挟而被迫行贿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乡镇企业、建筑招投标领款中。客观地分析行贿原I大I,有利于确定侦查工

5、作重点方向。2、受贿人是否得到贿赂钱物。只有受贿人实际得到了贿赂钱物、贿赂犯罪案件才能成立。行贿人为谋取利益,必须设法把贿赂款物送到受贿人手小,为达到此口的,行贿人往往在行为发生Z前先作些必要准备。一是要选择对象,就是要把贿赂款物送给那些对某谋取利益有定夺取舍权利关键人物;二是要对摸清受贿人的为人处事、脾气秉性,个人喜好、生活急需等,以决定用钱还是用物,用什么物行贿;三是要选择时机和方式。分析研究行贿的准备和贿款物送达的方式,是确定行贿、受贿行为的重耍情节。3、行贿人对受贿人是否提出想获取某种利益的要求,如果只是送了物品,没有提出取得某种利益的要求,那可能只是一种亲友间的礼

6、尚往来。如查行贿人确有获取某种利益的耍求,而受贿人权利用职权为实现其利益制造了条件和实施了某种行为,且情节严重。这样,行贿受贿案件即可成立。三、查对事实,获取证据这是侦破贿赂案件的关键环节。一般应主要抓好以下四点:1、询问行贿人。应逐项弄清下列问题:(1)何时何因,经何人介绍,用何物款向何人行贿;(2)行贿受贿交易是怎样达成的。双方都讲了什么话,有什么约定,何吋何地向受贿人交付贿赂物款。(3)贿赂款物的来源,包括形状、面额、品名、数量、牌子、价格以及贿赂款物,存放在何处,物品和现金的去向等等。对行贿人所得利益,也要一一询问清楚,并详细记录在卷。如属物质利益,应遂一清点,查验

7、,或复制,或拍照,或提取实物,或查封,要尽量设法获取或保全证据。2、询问受贿人。实践表明:询问受贿人要冇充分准备,要先作些调查研究,查清一定事实,获取一定证据,并写出详细询问捉纲,然后再接触被告人,不要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但也不易把准备时间拖的过长,以免发生订立攻守同盟、毁灭或伪造证据,转移赃款赃物等情况,给侦查工作造成不应有的困难。询问受贿人,应紧紧围绕据以定罪的事实和情节,有重点、分层次地展开。行贿、受贿的提起,行贿人获取某种利益的耍求,事情的发展和经过、情节、受贿的次数,数量、物品种类、价值,赃款、赃物的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