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

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

ID:44412460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_第1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_第2页
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网络时代的德育澄海中学李斌网络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促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一网络时代。它扩大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倍增了实践主体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弘扬了人类主动求索、应对挑战的实践智慧,造成了更多可能性空间。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网络令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迅速、知识广博,成为网络吋代有主见,会思考,勇于接受挑战,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但是青少年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强,处理信息、过滤信息的能力弱,在浩瀚如海的信息网络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量混杂的有害信息也可能被青少年所摄入,特别是色情、反动等信息,这些对我国的思想

2、品德教育造成很大冲击。面对这个时代、这种矛盾,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学校,要发挥其重要作用,是限制还是支持青少年学生进入网络社会?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和抵抗腐蚀的能力?是否还是采取传统德育,进一步夸大网络的危害,以求达到“谈网色变”的程度,从而采用“管、卡、压”的方法,认为这样就能禁止学生上网,其实这是自欺欺人的。事实上,在学生上网这个问题上,传统德育显得空洞无物、苍白无力、收效甚微。可见传统德育已经不适用于网络时代,必须构建或者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新的德育体系——网络时代的德育体系结构构建。首先,网络时代的德育必须具有

3、民主性、平等性、开放性,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网络突破了任何组织、民族及国家的限制,成为…种多元性世界广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的机会,这或许为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某种支撑。而多少年来,学生一直有意无意地被看作是需要说教和灌输、缺乏选择能力和选择余地的人的集合,而我们知道:“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所以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于那些有可能处于冲突之中的价值作岀审慎的决定;Z所以说它不是一

4、种道德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意味着尊重儿童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的内容的评价能力。”同时不要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个性差异、独立人格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完善,这种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对今天追求个性发展的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难以发挥徳育的特有功能。波士顿家庭教育网的信息管理员吉姆•林奇说:“利用权威阻止学生上网绝对不是有效的策略,那仅仅是走入他们房间拔掉他们的电脑插头而已,那又等于做了什么呢?这只会让互联网

5、成为学生眼屮的一颗'禁果',千方百计地要去尝一尝。”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道徳生活和需要,引导和提供机会与情景使学生对个体的人格尊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予以体认,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徳育中來,在民主的气氛当中讨论对与错、善与恶、丑与美,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人才可能具有真正的免疫力,也只有在充满各种诱惑的环境中,人才能生长出抗拒诱惑的能力。其次,网络时代的德育要重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也应成为衡量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我们不要回避网络、抵制网络,而是要正视

6、网络,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上网,正确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家庭上网,家长要成为学生的网络过滤器;社会对网吧要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管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我们还要占领网络,要想一片空地不长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庄稼,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旋律,在网络空间中,开一片天地、树一杆旗帜,利用它的传播功能,使网络成为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阵地。最后,网络时代的德育要求教师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站在德育阵地前线的教师要勇于接受信息时代的挑战,要勇于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观念,客观地去而对这些问题,关注这些问题,积极地思考,开拓性地止赢得学生的信

7、任和尊重,并有可能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使教师与学生家长一起成为学生最重要的网络过滤器,这是抵制网络垃圾的最有效方法。面对新的事物、新的文化、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应该以新的姿态、用新的思维、展示新的风范、共创网络时代的新文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