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ID:44418790

大小:424.0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1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_第1页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_第2页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_第3页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_第4页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改试验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经历过很长的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改革特点和重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我们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改革的重点、则转移到教材建设上,而到了21世纪,我们把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到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上来。为此,我们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项目,尝试把4专统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把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变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限制的任务驱动方法,并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开设网上教学

2、、讨论、留言;组织网上小组协作学习、网上主题探究学习;提供权威的专题学习网站等形式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步探索出一种“贯穿创新协助型”网络教学模式,深受师生的欢迎,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教改试验行动研究的实施对象自从2003年起至今,我们一直在认真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条件下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2003年,对我校2003级龙洞校区的全体新生(共有4168人)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由于人数较多,我们对他们实行了分级教学,把所有学生分

3、成A、B、C三个等级,在每个等级班级中的学生水平是相当的,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接近,开展“贯穿创新协助型”网络教学模式比较容易,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04年,我们继续尝试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这次我们对教学对象没有进行分级,而是直接应用在自然班上,其目的是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一般的教学对象。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普通的教学对象同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发现,如果在同一个班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太大时,当课程结束后,他们的差别仍然相差很大,而且在完成作业时,其完成的作业质量也相差比较大,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在2005年,我

4、们为了能使这一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前两年实践这个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同一个班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平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且规定小组的成员必须由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形成互相帮助,协调一致,团结合作的学习习惯。把形成学习小组的这个方法加进“贯穿创新协助型”网络教学模式中去后,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二、项目的完成情况与使用情况(一)完成情况教改试验研究总结报告——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改试验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经历过很长的时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改革特点和重点。在20世纪90年代中,我们

5、改革的重点是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改革的重点、则转移到教材建设上,而到了21世纪,我们把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到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上来。为此,我们承担了广东省教育厅“151”工程项目,尝试把4专统的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把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变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限制的任务驱动方法,并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开设网上教学、讨论、留言;组织网上小组协作学习、网上主题探究学习;提供权威的专题学习网站等形式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逐步探索出一种“贯穿创新协助型”网络

6、教学模式,深受师生的欢迎,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教改试验行动研究的实施对象自从2003年起至今,我们一直在认真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条件下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2003年,对我校2003级龙洞校区的全体新生(共有4168人)开始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由于人数较多,我们对他们实行了分级教学,把所有学生分成A、B、C三个等级,在每个等级班级中的学生水平是相当的,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接近,开展“贯穿创新协助型”网络教学模式比较容易,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04年,我们继续尝试这一

7、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这次我们对教学对象没有进行分级,而是直接应用在自然班上,其目的是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一般的教学对象。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对普通的教学对象同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发现,如果在同一个班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太大时,当课程结束后,他们的差别仍然相差很大,而且在完成作业时,其完成的作业质量也相差比较大,这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一大问题。在2005年,我们为了能使这一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