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浅谈

数学概念教学浅谈

ID:44421861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1

数学概念教学浅谈_第1页
数学概念教学浅谈_第2页
数学概念教学浅谈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概念教学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概念教学浅谈数学概念教学浅谈【摘耍】本文旨在从数学概念的定义出发,理解概念课的特征和教学原则。进而研讨实际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从而搞好数学概念课的教学。【关键词】概念;数学概念;教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数学概念则是客观事物中数和形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构建数学理论框架的基冇,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本学科的精髓、灵魂,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应引起教育同行的足够重视。下面通过对概念课特征和教学原理的理解,进而研讨出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搞好数

2、学概念的教学。一、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主要特征学习数学概念,通常应掌握名词、定义、属性、示例等要素,数学概念课除应学会一般新授课要求外还有以下主要特征:1•直观性。概念的引入要立足于生产与生活的实际,从数学问题提出的角度入手,通过和本概念相关的有明显联系的直观性强的特例出发。如引入集合的概念时,列举出班级全体、椅子的全体、桌子的全体实例,从而总结其特性为: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概括性。通过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观察、分析,发现其本质属性,以归纳的方法提炼概括出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如异面直线的定义,可在形象直观的基础上,利用两根筷子的位置对比变化

3、,提炼概括定义。3•严谨性。提炼、概括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应在引导下归纳,形成清晰、准确、严谨的定义。如:在讲平面和直线所成的角定义时,要严谨成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在这里有三点注意:①要平面的斜线;②斜线在这个平血内的射影;③所成的角为锐角。三者缺一不可。4•层次性。数学概念形成后,严格的逐字逐句的叙述,审核定义,通过具体例子说明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此环节操作是否成功,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在实际应用概念吋,可以通过判断正误、反例、错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二

4、、数学概念课教学的主要原则根据数学概念课的特征,数学概念课教学有以下数学原则: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冃的与内容,引疑、释疑、再设疑,从而创设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起到“导”的作用。如在学习棱柱定义吋,启发学半观察、归纳、概括出棱柱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棱柱的高、底、面积等的探索,从而在探索中理解、掌握棱柱的概念和和关概念。2•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概念的教学中,以典型、生动、直观的示例,让学纶观

5、察、感知,使其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概念,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设计直观实例逐步抽象加工,形成正确、合理的数学概念。例如:反函数的定义教学中,可以分以下儿个层次探究:①观察:y二2xx二y/2y二x/2②抽象:函数定义域值域y二f(x)xWAyeCx二f-l(x)yecxEAy二f-l(x)xeCyeA③概念理解:原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是反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原函数和反函数互为反函数;并非所有的函数都有反函数;原函数存在则反函数唯…。3•理解与巩固中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教学使学牛: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巩固并利用概念是概念理解教学的根本目

6、的,但其中我们要直接按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不能一蹴而就。每当引入一个概念时都要进行一些预备知识的讲解和学习o往往一个概念的引入需要几个实例或概念作为铺垫,因而在真止讲新的数学概念时才显得自然。三、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注意事项从概念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原则出发,数学概念教学还要遵循如下注意事项:第-,教学中我们要分析清楚数学概念的來龙去脉,从而把握其形成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有所依托,使学生进入概念的思考和探究中去。为以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第二,要重视举例示范和说明的方法帮助学牛理解数学概念。因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过程

7、,而有形的东西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整理和领悟。第三,教学中要对讲授过程不完整的、存在-些问题的数学概念进行及时准确的修止,使学生认识到位,以便于以后的具体运用。第四,教学中要注意数学语言的培养,避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入误区,影响以后的教学。总之,对数学概念课的教学,我们要在领悟其特征、教学原则和注意事项的基础上懂得变通,要灵活地处理数学概念。既要做到不脱离书木,乂不拘泥于书木。要有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领悟和加深,从中揭露不同概念的木质,从而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参考文献:[1]张顺燕•数学的美与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美)卡茨著,

8、李文林等译•数学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3]傅海伦•中外数学史概论•科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