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44424398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深化阶段中小学教师的新需求孔凡哲王辉《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第73-75页带格式的:缩进心喀缩进:2¥*符摘要:当前,新课程深化阶段中小学一线教师出现一些新的需求,集中表现为:急需澄清对新课程理念的不当认识和把握;需要提升教科书使用水平,改善课程实施质量;需要改善同行之间的合作状态。有针对性地辨析新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分类专项提升课程实施的具体能力、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可以较好地满足一线教师的这些新需求。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教师;需求;对策当前,新课程逐步进入深化、推

2、广和反思阶段,在课程中、在学科教学中、在课堂的每个环节屮,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成为新课程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这些需求是否得到及时而合理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从教师新需求的视角加以落实。一、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的需求(一〉对新课程理念的一些操作亟待澄清和矫正自2001年9月实施新课程以來,新课程的理念逐步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了解,并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屮去。例如,己经注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选择与编排教学素材;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已经

3、开始关注知识技能以外的其它两维目标;注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使用等等。但是教师在滦程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与盅求,有些是教师自觉地意识到但却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些则是教师意识不到的问题。事例1:预设与生成的把握技巧亟待形成。教师对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虽然在理念上能够很好的理论,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会按照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对于课堂中有意义的“生成点”有意或无意回避,唯恐影响预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事例2:牛活化、情景化与学科化(如,数学化)的关系需要理顺。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实施的“时髦语”,一线教师几

4、乎把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当成程式化的环节一一“凡课必定要费尽心思创设一个很花梢的情境”,但是,究竟为什么要联系实际?为什么要生活化、情景化?在数学教学中,生活化与数学化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并不清楚。事实上,许多教师创设的情境常常与其教学目标并不相符,与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关联不大,既失去了情境本身的作用和价值,让人觉得脱节,也失去了进行学科化的必要铺垫。事例3:对过程与结果的处理缺乏必要的指导。典型的做法是割裂看待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从仅仅注重“双基”教学,发展为“贵在经历了学习过程,是否学会了知识技能并不

5、重要”。事实上,棊本知识、基本技能仍应该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某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把他们割裂开来看待。总之,“想改革”而在课堂上简单模仿、机械照搬,急于落实新理念但却对新课程一知半解,没有真止理解内化新理念,…。这是很多一线教师目前的实际状况。如果没有真止理解新理念,没有将外在的教育理念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适当尝试,有效落实到教学行为上便无从谈起。(二)从“以本为本”到“用教材教”,亟待提升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集中体现在

6、相应的《课程标准》之中,并通过学校的相应课程使学生获得发展。长期以來,一线教师习惯于''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科书的作用虽然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它的重要作用依然存在:首先它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2—,教师借鉴和参考教科书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科书设计,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常常是最经济和便利的;其次,教科书并不是教师教学的全部榕,而仅仅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除教科书外,教材述包涵其他更为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教科书是针对全国普遍的情况而编写的材料,未必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未必适合教师本人的教学处理风格,许多素材需要更

7、换,许多内容需要调整和进一步完善。因而,转变以往那种“教教材”的教材观,树立“用教材教”的新的教材观,真正实现教科书作用的转变,就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我们在中小学课堂进行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显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教科书的水平大多述停留在较低级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直读教材中的直观图等内容,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新课程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以数学学科为例,人量的直观主题图、情境图是教材的主要呈现方式之一。这些直观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蕴含着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教师在备课时往往只看到教科书的

8、表面活动,没有挖掘其深层次的蕴义。例如,对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关于“周长的认识”中其中一个主题图的理解。图2其实,图2屮暗示着这样的信息:这部分内容的课堂呈现,不仅仅需要让学生动手测量图形的周长,而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自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