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翻译概述(改编)

01.翻译概述(改编)

ID:44426740

大小:583.50 KB

页数:93页

时间:2019-10-22

01.翻译概述(改编)_第1页
01.翻译概述(改编)_第2页
01.翻译概述(改编)_第3页
01.翻译概述(改编)_第4页
01.翻译概述(改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01.翻译概述(改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翻译概述BriefIntroductiontothe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1第一章重点第一章翻译概述1.1翻译的定义1.2翻译史简介1.3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1.4关于翻译方法的争议1.5对翻译本质的认知1.6翻译者的作用和要求1.7翻译课的教学要求和任务1.8翻译课的重要性第一章综合练习及参考译文1.4.1直译和意译1.4.2异化和归化2第一章翻译概述BriefIntroductiontothe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3问题:什么是翻译?刘重德教授在他的《文学翻译十讲》中给翻

2、译下的定义是什么?1.1翻译的定义(DefinitionofTranslation)4●用一种等值的语言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跨文化交际活动。5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是一种语言社会实践活动,既有跨文化性,又有交际性;●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6“Translationisascience.Translationisanart.Translationisacraft.Translationisaskill.T

3、ranslationisanoperation.Translationisalanguageactivity.Translationiscommunicating.”刘重德教授给翻译的定义:7翻译能开发我们的智力、活跃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语言、开阔我们的视野,从别的语言中摄取对我们有益的成份。通过翻译,才能把语言文化、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发展阶段。小点结束8问题:马祖毅认为中国翻译在五四运动之前有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怎样划分?我国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什么?明末清初继佛经翻译后翻译活动的一大转折是什么?1.2翻译史

4、简介(BriefAccountoftheHistoryofTranslation)9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相互交流。●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游印度;●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10中国翻译(五四运动之前)的三次高潮:●从东汉至唐宋——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后——西学翻译。11佛经翻译是我国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提出了“意译直译,圆满饱和”、“直译意译兼顾”的翻译方法并形成一种清新朴质、整严凝重的独特风格。1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对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进步是一次重要

5、的推动。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特(别在19世纪后半期)的西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繁荣,出版了大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图书。13“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的重点开始转向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发端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和风格。在翻译作风上,大多数译者严谨求实、独具风格,在翻译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一页。14解放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可谓第四次翻译高潮,这是全球信息化时代来临的结果。翻译界面临两大挑战:●在运用新思维改进翻译理念、翻译方法,注重段落语篇的技能翻译;●在努力探索利用计算机、语料库、网

6、络工具进行快速、精确有效的语码智能翻译,挑战必将会给翻译带来一个崭新的未来。小点结束15问题:在翻译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翻译标准是什么?何人提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是不是惟一的翻译标准?1.3关于翻译标准的争议(ControversyonPrinciplesofTranslation)16关于翻译的标准的不同看法和定义: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我国翻译史上独具意义,给后代的译界以有益的启发,在翻译界最具影响力、典范性,甚至成了中国人翻译西方语言文字的准绳。17“信即忠实于原文;达即译文能使别人看懂;雅即译文要

7、有文采”(P.4)18傅雷以效果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鲁迅主张“宁信而毋顺”,译作“力求其易解”并“保持着原作的丰姿”。茅盾喜欢忠实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内容,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译文明白畅达。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19瞿秋白主张在翻译中大胆地运用新的表现方式方法,新的字眼,新的句法。刘重德提出了“信达切”的标准。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容的“瞻前顾后”法。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和“三化”原则。20无论是“信达切”、“信达贴”、“信达化”、“神似”、“化境”还是“翻译的最

8、高境界是‘化’”、“翻译必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等等,都以期修补、更新、完善我国大翻译家严复提出来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可始终没有哪一种新提法能取而代之。因为“信、达、雅”言简意赅,主次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