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论文成稿

曾国藩论文成稿

ID:44429507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曾国藩论文成稿_第1页
曾国藩论文成稿_第2页
曾国藩论文成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论文成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曾国藩论文成稿浅析曾国藩与清政府关系摘要: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苟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人计”始至1872年3月死丁•两江总督衙门止,-与清政府的关系迭宕多变,错综复杂,矛盾纷呈。其中孑盾最集屮表现在曾国藩一切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口的的忠君思想和清廷对他的畏惧猜忌及至最后的疏远。认真研究双方矛盾关系演变的经过、结果和原因,既可以进一步了解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淸廷的矛盾乂可以了解淸政府中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关键词:矛盾关系忠君猜忌演变止文:曾国藩,原名子城,字居武,后改名国藩,字涤生。按照他的解释,"涤”即“涤其III染Z污”,“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F1死,从后种

2、种譬如今口生”。这无疑表示曾国藩要涤除IH习,焕然新生,做一•个藩屏封建国家的忠臣,幻想“夜半露雳从天降”成为国家栋梁,期望清政府出现“屮兴”局面。可以把曾国港与清政府Z间的孑盾关系通过四个时期來说明。第一阶段:曾国藩于1840年授翰林院检讨至1852年,在京师为宦十二载。他广泛涉猎各种思想,尤其致于经世思想,立志耍成为地主阶级的一代圣贤,耍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要将平生所学付诸实践,以挽回封建统治阶级口趋衰落的形势。他曾写道“书生Z血诚,徒供胥吏睡弃Z具,每念及兹,可为愤懑”,在1851年5月他上疏《敬陈圣徳三端预防流弊》其锋芒宵指咸丰皇帝,结果咸丰批阅未毕即“怒摔其折于地,立召

3、军机人臣欲罪Z”,后因别人为他求情而免于受罪。从此他不敢在奏折屮批评皇帝及对其施政方针表示不满之语,这使曾国沸对京宦生活深感乏味,并发出“补天倘无术,不如且荷锄”。第二阶段:镇压太平天国时期,这是曾国藩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与清政府Z间“忠君”-与“猜忌”表现最明显的时期。曾国^illT対清廷的忠心,为尽快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于1853年办团练并开始为期十年Z久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湘军出师不久,因战役失利,他两次企图自杀,以身“殉国”,可见其忠心不贰。在1854年秋,曾国藩攻陷武昌不但未获得封疆大权,且不时受到清廷责难。与此同时,清廷又在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周围组成江南、江北大营,其目的是以

4、“湘军出力,江南、江北大营收功”,使其六、七年内一直处于客军虚悬的地位。曾国藩进一步看透了清政府対他的猜忌心理,时怀警棋,处处谨慎,有吋甚至感到悲观和伤心。因此奏请在家守制三年,咸丰觉得太平天国势力「I趋衰落有无曾国藩无关紧要,遂批准他的请求,使其陷入难言Z苦。直到江南大营覆灭后,举国之武装惟有湘军可恃,清廷才授了曾国藩两江总督实权并以钦差大臣身份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但并不意味清廷放松了对曾国藩及其湘军的猜忌Z心。早在湘军围困天京Z时,长江小下游三人军事重镇皆屯兵陈粮,名为预防太平军,实为控制湘军,使其在攻下天京之后,不敢胡作非为,肆意北上。清廷不时利用湘军的内部矛盾来分散曾

5、国藩权势的过度膨胀。対于曾国滦的嫡系部队,清廷更以严密监视。在天京失陷之后,曾国藩权倾一时,成为“中兴之臣”之首,淸政府封曾国藩太子太保衔,赐封一等侯爵,世袭罔替,这是何等的恩赐和荣燿。但实际上清廷对曾的猜忌更加强烈,有暗伏杀机的危险。曾国藩最终出于对清政府的忠义,避免清廷的猜忌和不安,也使自C不陷于“狡兔死,走狗烹”的境地,做出停解部分厘金,裁撤湘军,并为其弟曾国荃陈请开缺冋籍的决定。第三阶段:“剿捻”时期。在遭受一系列打击Z后,曾国藩大有看破红尘Z感。他曾说:“国家垠忧,残喘余生,安得即归去,遁迹山林,不阅世事也!”然而在“剿捻”主将僧林格沁被击毙后,清廷发出五道谕旨,而此时曾国

6、藩止值心情不佳。因为Z前慈禧太后亲拟谕旨,斥责曾国藩妄自尊大,目无君上,暗使离间,诸多协制等等,曾国藩为此事“坦然寡欢”,“忑然不安”。虽然他感到自己渐为淸政府所冷淡和疏远,但是他出于对革命人民的仇恨和对统治阶级的忠诚,抱着老病Z躯,奔赴战场。最终,曾国沸“剿捻”失败,他“惭惧不琪”“焦愤成疾”,上疏请求辞职。实际上,这时曾国藩还没有最后下定走的决心,他仍认为清政府或许会象以前那样,降温旨慰留,令其继续为“剿捻”立功,最后将捻军镇压下去。然而他得到的是严旨切责,令其回两江木任,授李鸿章专办“剿捻”事宜。虽然“剿捻”最后成功,但是整个清朝如粪墙朽木,曾国藩的“屮兴”希望至此落空,使他陷

7、入悲伤和苦恼之中。第四阶段:天津教案时期。“剿捻”Z后,曾国藩忧思过度,身体愈衰。但是接到清廷谕旨,令其前往査办“天津教案”。他再次出于对清政府的一片赤诚Z心,成为镇压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刽子手。在曾看来,民族的安危,人民的利益都是次要的,只有保住清土朝的封建统治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他权衡利害,采取了“曲全邻好”“媚外求和”坚决与革命人民为敌的方针,最终受到舆论的指责,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此时他希望清廷能稍加维护,不料,慈禧太后为了推卸责任,竟然也责其“文武全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