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

ID:44430481

大小:46.5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2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_第1页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_第2页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_第3页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_第4页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格非_《罪与罚》的叙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格非小说讲稿:《罪与罚》叙事分析作家杂志2001.31如果没有巴赫金的那木名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我们也许不会把《罪与罚》这样的小说和“复调理论”联系起來。也就是说,没有巴赫金,我们一样可以充分理解《罪与罚》的内容、形式、文体、思想观念及其意义,但是巴赫金阐释的烙印是如此Z深,以至于我们在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时无法忽略它,绕开它。我认为,巴赫金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用一种新颖而别致的方法对陀氏的创作进行了有效的阐释,重耍的是他通过对陀氏作品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新的叙事理论的话语模式,并对西方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极

2、为深远的影响。巴赫金“复调理论”与西方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声气相通;从最近的米兰•昆德拉身上(他也是一个“复调小说”的迷恋者),似乎也可以听到巴赫金的回声。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后世的追随者公认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巴赫金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我们在课堂上金而解读这部小说是不现实的,同时我也不想把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再复述一遍•我们今天分析《罪与罚》这部小说主要想讨论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是作者与人物的关系,这是小说叙事研究屮最重要的课题Z一,这个问题不弄清楚,我们也许会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结

3、构方式和文体特点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实际上,在我所看到的许多陀氏的解读文章中,这种误解始终存在。其次是《罪与罚》的情节设置,或者说“情节”在陀氏的小说屮究竟承担着何种作用,我们还想顺便讨论一下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大众文化,尤其是传媒的关系。第三个问题,我想谈一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叙事上与众不同的某些特点或习惯以及对后世小说艺术的影响。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在上堂课中曾讨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在我看来,托尔斯泰的小说屮有许多叙事代言人,他的人物虽然有独立的思想、行为模式和性格特征,但这些人物大都处于作者的严密控制Z下

4、,也就是说,作者永远要比他笔下的主人公高明一些,而且从彼埃尔,安德烈公爵,列文,伊凡•伊里奇等人物的身上,我们总是能够或多或少地看到作者的影了,听到作者的声咅,在某些方面,这些岀现在不同小说中的人物也存在着内在联系。如果说,在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意义上的主人公,这个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我不是说,这个主人公的思想观念永远不变。事实上,他们常常发生变化,但这无非是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写作经验的增加,思考的深入,作者木人的观念在发生变化罢了。所以,我们可以大致地总结说,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关系是暧昧

5、不清的,甚至是混同的。冇些学者将彼埃尔或列文的观点说成是托尔斯泰木人的观点,我看也没冇什么人错。因为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这是托尔斯泰的写作方法所决定的。托尔斯泰这样作家,这样的写作习惯在西方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上也屡见不鲜的。但是到了陀思姿耶夫斯基那里,情况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故意地要把自己从作詁屮“分离”出来,也就是说,与作品的主要人物,次耍人物彻底地拉开距离。因此,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你很难找到一个作者的代言人,或者说哪一个人物能够“代表”作者木人。拉斯柯尼科夫、马美拉多夫、拉祖米欣、斯维里加洛夫、卢仁、彼特罗维奇,每一个

6、人物都有着迥然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心理特征,彼此之间很少类同,没有一个人物能够代表作者的立场。尽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一文体特征异常清晰一一一般来说,读者没有什么理曲将作者与他笔下的主人公混为一谈,但是仍有不少读者将拉斯柯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归罪于作者,从而让作者坐实了“恶毒的天才”这一恶名。直到最近,我还看到有一篇分析《罪与罚》的文章,充满了类似的“误读”。读者误解的主要原因显然是他们对陀氏这一全新的叙事结构缺乏了解。为了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将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列夫•托尔斯泰再作一个比较。与列夫•托尔斯泰

7、一样,陀氏也是一位思想家,而且把表现思想意识的状况作为小说的重要使命之一,但不同的是,托尔斯泰小说屮的思想是统一而和谐的,人物仅仅是作者手中的一个道具而已,它服从丁•作者的调逍,是作者木人思想的一个代言人,或者某个侧面或剪影,作者的主体性特别清楚。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既是客体,同时也是主体,人物大多不受作者的制约,也不代表作者,它只对自己负责。作者自己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恒定的观念和见解,小说整体上的意识和观念往往意味着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独立意识的结合休。作者只不过捉供了一个容器,可以把这些独立的,混乱的,冇时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思

8、想观念统统塞进去,作者本人不加评述,不加褒贬。因此,如果我们把列夫•托尔斯泰看成是一个思想的表现或者或概括者,那么陀氏仅仅是一个陈述者。他只提供,不解释。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他笔下的人物始终处于一种平等地位,作者创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