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

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

ID:44433175

大小:40.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_第1页
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_第2页
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_第3页
资源描述:

《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摘要:目的对比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方法2021年8月〜2013年22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40例,都进行了CT与MRI诊断与判断。结果食管癌的CT与MRI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食管管壁不均匀性环形增厚,食管壁明显增厚,伴有或不伴有上段食管的扩张,食管管腔有不规则狭窄甚至闭塞。CT显示肿瘤最大横径(3・67±0・93)cm,MRI所示肿瘤最大横径(3.24±1.03)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老年人;食管癌;CT;MRI食管癌是因食管腺上皮、鳞状上皮的异常增生而形成

2、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命⑴。食管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男多于女。食管癌的发病与饮食、遗传因素、慢性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随着疾病的进程,患者逐渐消瘦、脱水、无力,晚期出现持续胸痛或背痛,表明肿瘤灶已经大量转移[2-3]o目前食管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率比较高,但是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比较低,主要是晚期已经发生转移,手术治疗的适应征不高,为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意义重大[4]。目前食管癌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有X线领餐、CT、MRI和消化内镜检查等,这

3、些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新的功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等,使得MRI在食管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术后评估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⑸。本文为此具体对比了老年食管癌的CT与MRI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40例,纳入标准:经病理学证实的食管癌患者;既往无肿瘤病史无CT与MRI检查禁忌症;不伴有其他严重疾病;临床资料完整者;年龄$60岁;患者及家属同意行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

4、龄61〜84岁,平均(66.23+3.83)岁;病程15d〜3年,平均为(7.23±1.55)个月。临床表现:33例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1例伴有胸痛,5例伴有恶性、呕吐;发病位置:中上段食管癌10例,中段16例,下段14例。临床分期:I期5例,II期15例,III期17例,IV期3例。1.2CT检查选择德国siemens公司Somatom系列SensationOpen40型螺旋CT扫描机,患者空腹6h以上并休息30min后,CT扫描以胸部热塑模固定,扫描范围从颌下至肋弓下缘,层厚为3mm01.1MRI检查选择德国sieme

5、ns公司Magnetom系列Avanto1.5T型磁共振扫描机,参数:常规横轴T1WI横轴位扫描,70°翻转角;256X256矩阵;6mm层厚,20%的层间隔。T2WI横轴位扫描,140°翻转角;384X276矩阵;层厚及层间隔同TlWlo所有患者采用体部相控线圈,嘱患者检查过程中平静呼吸并保持制动。1・4观察指标观察两种方法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对食管病变最大横径进行测量与计算;判定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标准:CT图像以淋巴结短径^1.0cm或结合其密度、形状为标准诊断;MRI以DWI图像中淋巴结短径$0.5cm且信号高于脊髓为标准诊断

6、。1・5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计数数据与计量数据组间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与X2分析,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