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莲论文定稿

李良莲论文定稿

ID:44433516

大小:203.33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0-22

李良莲论文定稿_第1页
李良莲论文定稿_第2页
李良莲论文定稿_第3页
李良莲论文定稿_第4页
李良莲论文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良莲论文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专院学姓麻竹叶中竹多糖的碱提法初探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业生物技术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号0811420308名李良莲指导教师潘文慧答辩时间2012年5月论文工作时间: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论文题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四川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校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竹叶中竹多糖的碱提法初探学生:李良莲指导教师:潘文慧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提取竹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该试验采用麻竹下部老竹叶为材料,将竹叶粉碎,对其进行脱脂预处理,用碱提醇沉法从竹叶中提取出多糖,经干燥后得到粗多糖;再除去脱蛋白、小分子等杂质;采用Molish反应对其进行鉴定;通过苯酚■

2、硫酸法测定糖的含量。结论:总多糖含量为48%。该试验主要为竹多糖提取方法的筛选提供依据。关键词:竹多糖;水提法;苯酚■硫酸法;含量测定ResearchonalkaliextractionmethodofbamboopolysaccharidesinD.latiflorusMunroleavesUndergraduate:LiLiangLianSupervisor:PanWenhuiAbstract:Purpose:Screenthebestextractionmethodofbamboopolysaccharide.Method:Inthestudy,theoldbambooleaveso

3、flowerpartofbamboowereusedasmaterials.Bambooleavesweresmashed.Infirstskimpretreatment.Thepolysaccharidewasdepositedbythemethodofallalicarry-alcoholheavylaw.Afterdryingthehazel-mushroompolysaccharideget.Latereliminateimpuritiessuchasprotein,smallmolecules.Throughthemethodofphenolsulfuricacidthecont

4、entofpolysaccharidewasdetermined・Conclusion:Theconclusionwasthatthecontentoftotalpolysaccharidewas40.0%.Thistestforbamboopolysaccharideextractionmethodprovidesthebasis.Keywords:Bamboopolysaccharide;phenolsulfuricacid;waterextraction;assay111122223333444441刖51」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1」」植物多糖的特点1.1.2植物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1

5、・2竹多糖的研究现状121竹多糖的特点1.2.2竹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现状•…1・3试验廿的1.4试验意义2试验材料2.1主要仪器及试剂2.2主要试剂的配置3试验方法3.1试验流程3.2试验步骤3.2.1采样3.2.2脱脂3.2.3粗提4324分离43.2.5粗多糖的纯化5326竹多糖的鉴定53.2.7含量测定54结果分析64.1粗提取结果64.2竹多糖鉴定结果:64.3竹多糖含量测定结果64.4实验的重现性74.5加标的回收率85讨论85.1样品的选择85.2竹多糖纯化方法的选择8521脱蛋片的方法的选择85.2.2除小分子杂质的方法选择95.3本实验的不足之处9参考文献:11致谢131前

6、言1・1植物多糖的研究现状1丄1植物多糖的特点植物多糖,又称植物多聚糖。植物来源多糖存在于植物的各器官屮山,植物多糖是指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B•或0•糖昔键所组成的聚合物⑵。i般植物多糖由100个以上甚至几千个单糖基组成,其性质已经大不同于单糖,如甜味和强的还原性已经消失。植物多糖按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分为两类:-•类是形成植物的支持组织,如纤维素;一类为植物的贮存养料,可溶于热水成为胶体溶液,可借酶水解后释放单糖以供应能量。根据其存在的部位,可分为细胞内多糖、细胞壁多糖和细胞外多糖。植物多糖为白色,无甜味的,可溶于热水或碱液,难溶于冷水,不溶于正丁醇丙酮乙醇醋酸乙酯乙瞇等有机溶剂;PH

7、值小于5吋开始降解,小于3吋有20%降解,大于7时氧化速度加剧;当温度大于40°C时,分解速度加快;可与硫酸蔥酮硫酸苯酚反应呈阳性⑶;此外,可与部分无机离子,有机离子络合,如与丁六烷基三渙化钱氢氧化锁等结合产生沉淀⑷。由于其葡萄糖残基组成方式与构成形式不同,所以表现的性质有明显的差界。到口前为止,已有300多种植物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屮分离出来⑸,其屮从植物屮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⑹。植物多糖广泛牛物活性已逐渐被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