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

ID:44434182

大小:44.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22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_第1页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_第2页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_第3页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_第4页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美國金融危機成因的系統剖析和啟示一、美國金融危機成因透析系統考察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基礎原因:貨幣政策運用失當導致房地產市場泡沫破滅美國互聯網泡沫及“9•;11”事件後到2004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降息,爾後到2006年8月,又先後17次加息。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使房貸市場利率大幅下降,大大減輕瞭借款利息負擔,刺激瞭次貸需求,進而推動瞭房價持續上漲,而日益上升的房價使借款人的現金流即使不足以償還貸款,也可以通過房產增值獲得再融資來予以彌補,這反過來又進一步

2、刺激瞭次貸需求,加劇瞭房地產市場泡沫膨脹。由於次貸市場的繁榮是與房價不斷上漲、低利率緊緊捆在一起的,這樣,隨著貨幣政策逆轉,利率大幅攀升,借款人還貸負擔日益加重,房貸需求受到抑制,房價下跌,房地產泡沫破滅;另一方面,房價持續下跌又使房屋出售變得十分困難,低信用的借款人違約率驟升,導致貸款機構虧損嚴重,進而引次貸市場資金鏈出現裂痕。這兩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形成馬太效應,造成惡性循環,加速瞭次貸危機的爆發。所以,次貸的迅猛發展在加劇房地産市場泡沫的同時,為危機的爆發埋下瞭巨大隱患(二)主要原因:金融機構經營

3、忽視審慎原則和不合理的盈利模式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投資銀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風險鏈條中的重要環節以及次貸和次貸債券及其衍生品的經營者、設計者和投資者,它們的的違規操作和非理性行為為金融危機的爆發起瞭推波助瀾的作用。首先,忽視貸款風險、次貸過濫。安全性是金融機構經營的生命線。但受房地產市場高利潤的驅使,許多貸款機構漠視貸款風險,降低貸款條件,有些機構甚至推出瞭“零首付”、“零文件”貸款,使很多連基本貸款條件都不具備的人也加入到房貸大軍行列。貸款機構深信,在火爆的房市下,隻要貸款就有高額回

4、報,即使次貸風險很高,也可以通過證券化進行轉嫁。然而,一旦房市逆轉,貸款機構就會自食其果,這為危機的爆發埋下瞭伏筆。其次,經營杠桿過高。美國投資銀行之所以紛紛倒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們的高杠桿盈利模式的內在缺陷,以及其脫離風險控制的狂熱與貪婪。投資銀行的平均杠桿為20—30倍,若加上結構性工具,杠桿高達50—60倍。高杠桿交易帶來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容易出現風險分散盲區,加大系統性風險。再次,投機氣氛過濃。次貸被冠以新型證券資產的美名,整個衍生品市場充斥著過於樂觀的估值情緒和投機心理,次貸及其衍生品

5、受到各類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旺盛的需求加上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以擊鼓傳花式的遊戲在獲得豐厚利潤的同時,又進一步吹大瞭金融泡沫。一旦市場逆轉,投資鏈條斷裂,危機就不可避免爆發(三)直接原因:衍生金融產品開發過濫、交易鏈條過長以資產證券化為代表的衍生品被過度創新和濫用,導致市場約束機制失靈,是此次金融危機的真正元兇。在傳統經營模式下,貸款風險主要金融機構自己承擔。在證券化方式下,貸款風險可以通過抵押支持證券(MBS)、資産支持證券(ABS)等證券化產品進行轉移。投資銀行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瞭十分重要的角色,它

6、憑借其髙超的金融創新能力,根據MBS出現違約的概率,又設計出第二層衍生品一一債務抵押擔保證券(CDO)o然後再以CDO為基礎進行瞭兩個方向的設計(如1):一是設計出“CDO平方”“CDO立方”等合成CDO;二是設計出信用違約掉期(CDS),其作用在於通過對次貸衍生品的擔保,將其違約風險進一步分散,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其信用等級,以滿足不同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者的需求。一般而言,CDO需要通過資産的真實銷售來保證獲得特定資産對應的現金流,風險相對較低,由養老基金、保險公司等持有。而合成CDO和CDS,其對

7、應的特定資產並不需要發生真實轉移,因而風險很高,由對沖基金持有。資料表明,2006年,美國債券市場的MBS達到6.1萬億美元,CD0發行總額將近2萬億美元,CDS的名義市值在2007年達到62萬億美元,超過全球GDP水平次貸衍生品創新路線這裡不難發現,這些衍生品都是基於次貸復合設計而成,結構復雜、交易鏈條很長,風險特征不易識別,再加上金融機構的高杠桿交易,市場變得越來越缺乏透明度,在不斷創造財富效應的同時,約束機制也被嚴重弱化,以至於最後誰也不去關心這些衍生品真正的基礎是什麼,也不知道其中的風險究竟

8、有多大。另一方面,隨著次貸衍生品的不斷創新演化和高杠桿交易,其所內含的風險也在不斷積聚和被迅速放大,並傳遞給各國投資者。一旦房市萎縮,衍生品失去賴以支撐的基礎,整個信用鏈條就會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和商品市場等各關聯市場風險的並發(四)外部原因:政府監管缺位這場金融危機與美國政府的監管缺位有關。美國一直被公認為擁有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和先進監管手段的國傢。但由於相對松散的綜合監管與多頭監管體制及某些法律空白,美國對次貸及其衍生品市場存在著監管盲區,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