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

ID:44436839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_第1页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_第2页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_第3页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死亡现象解读--论文--死亡与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死亡现象解读一论文一死亡与文化西南人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通选课《死亡现象解读一一生死学引论》课程考核论文题冃:死亡与文化姓名学号年级专业学院2010年12月12报名序号:日死亡与文化摘要:我们若要与这个名为死匚的敌人争战,我相信我们要对它有所认识,从而知道如何去面对死亡的经历。为了自己,也为了处理众挚爱亲朋戚友皆无可避免的死亡,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敌人。关键词:死亡文化屮西教育生命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对于死亡有着不同的文化,而在这篇论文屮,本人就來讲下,世界各地的死亡文化。荷马借助气势庞人的《伊利昂记》叹

2、道:“豪迈的狄奥墨得斯,你何必问我的家世!止如树叶荣枯,人类的世代也如此,秋风将枯叶撒落一地,春天来到林中乂会滋发许多新的绿叶,人类也是如此,一代出生一代凋谢。”中国的死匚观屮国传统文化木质上说是乐“生”的文化,儒家乐“群体之生”,追求生命不朽与礼乐Z乐;道家乐“个体Z生”,向往入于混沌、顺于自然的逍遥游。与西方早期主流哲学的不同Z处在于,儒道站在现世的大地上思考死亡,西方人把冃光更多地投向了天庭,故而不易通会中国哲学玄秘的地方。儒家鼻祖孔子强调耍接受天命的安排,他对学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主张人生应

3、“乐犬知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在他的影响下,儒学将个体的死亡现彖赋予道德修养的含义,极其重视个体对群体的贡献。与此相反,道家超乎寻常地突出了宇宙的永恒和追求个体自由生命的渴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一句话就道出了他秉持的自然主义口生口灭的观念。庄子更进一步,他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人不仅应退凹根柢,而11要彻底混沌,消除生与死的区分,像“真人”那样无牵无挂。在他看來,死便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本身就意味着获得了绝对的价值,任何身外Z物都不值得用生命换取,否则就

4、是人性的湮没和异化。死亡让生者更加强烈地渴望生或永生,以致让生者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关于死亡的文化和宗教体系。无数的生者都在幻想或坚信“灵魂不死”,“死即再生”的信念。佛教讲净土,道家有仙界,基督教有天堂,都可以看作是“永生”境界的幻化。宗教神学试图超越牛死,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愿望,因此它似乎始终伴随着生死。死亡看似是极其简单的牛理现象或生命现象,然而往往乂是十分深奥或十分神秘的文化现彖。死亡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比如生死由命是猪命和芯观主义的生死观。而相对的当然是乐观主义的生死观。文学和艺术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生死观念和

5、表现手法显然也是很不相同的。儒家有的时候会把生和死、生命和道义绝对对立起來,比如“杀身成仁”的训诫。有的时候乂有重视生的一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体现了重视人生,强调现世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老子说“岀牛入死”,本意和现在常用的意思出入很大。其实他就是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而保命长生。庄子的生死观体系也不简单。要Z,他更强调确立通达正确的态度,超脱生死之变,解脱“生人之累”,而进入逍遥游境界,即“齐生死”。最后他把生死归于命运:“死生,命也”。乃至从物无彼此、“道通为一”的立场推导出人生如梦的观点。古希腊文明与中国文化对待

6、“死亡”的差异古希腊文明顺应文明时代的私有化大潮,勇敢地承扌LI起生命“有死”的悲剧本质,其精神方式就是所谓的死亡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开始有了哲学,也就首先产生了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不仅对死亡的沉思在古希腊被看作是人类摆脱童年时代的标志,肓到海德格尔仍然认为只有通过冥思死亡才能获得人的“此在”。正如我们在先秦诸子屮随处可见的关于生命伦理的智慧话语一样,在古希腊哲学小俯拾即是的则主要是关于死亡的沉思。如苏格拉底的人生结束语:“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活路好,惟冇天知道。”又如柏拉图的名言“哲学是死亡的训练”等等。它

7、们千百年来一直深深地感动着读者的心。古希腊人Z所以能对今人恐惧的死神抱以如此冷静和不动声色的回应方式,主要应根源于其日神精神対个体化的肯定,以及由此而在主体化过程中所凝聚起来的理性精神。“过理性生活”,不受情感困扰,在古希腊是被当作一个成人的主要美徳。既然生命的本质中就包含着死亡,那么対它还冇什么恐惧的呢?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怕死”出于“不智”,即个体精神上的残缺所导致。此外,个体的生和死,还被看作只与人的肉体相关,而肉体则被看作是理性的低级阶段,即尚未充分完成主体化的东西,所以伊壁鸠鲁认为死对于生者与死者都是不相干的,同样塞涅卡

8、则把生死忧虑看作是卑怯、肮脏的东西。如此心怀理性超越生死,甚至一心想着、渴望着死,那么述会有什么恐惧呢?所以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就说“可惧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O究其实质,古希腊人把死亡当做-个外在于生命的对彖,从而将Z从生命内部搬迁出去,让这变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