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

ID:44450121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_第1页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_第2页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索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对近3年来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6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7%o结论: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加强了药物的作用,减轻了心衰病理状态,为患者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药物治疗;人参、治疗应用;麦冬、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9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25-1顽固性心力衰竭是指症状持续而且对各种治疗反映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指那些经过休息和限制水钠

2、并且在给予以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后,仍难以控制的心衰。近3年来笔者用参麦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衰6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1例,女27例。其中原发病肺心病30例,冠心病32例,风心病5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1.2治疗方法速尿40〜80mg/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d静脉注射,硝酸甘油5mg、多巴酚丁胺2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日,参麦注射液20〜3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日。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并作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电解质测定,做心电图

3、及胸部X线检查。治疗1周后判断结果。1.3疗效标准显效:心悸、呼吸困难、咳嗽、疲乏明显减轻,水肿消失,尿量增加,两肺湿罗音消失或明显减少,HR<90次/分,心功能改善3级;好转:症状大部缓解,水肿大部消退,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症状、体征、心功能无改善者。2结果本组显效6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97%以上,尿量由治疗前(500土110ml/)24h升至治疗后的(1500±110ml/)24h,心率由治疗前(120土11.5)次/分降至治疗后的(83土11.5)次/分,尿量及心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o3讨论“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

4、,是指经过各种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指心脏情况已至终未期不可逆转者,之所以难以纠正,与其复杂而又持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关。如存在严重而难以根治的基础病,有病理性的血流变和血生化的改变,心脏前后负荷过重,心肌顺应性降低,舒缩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电解质紊乱;氧自由基增加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微循环障碍影响重要器官组织的有效灌注。以上诸多因素综合影响心脏的能量代谢,降低心肌舒缩功能,是心泵功能长期失代偿;故临床治疗应针对以上病理生理学机制方面取得效果。针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以上病理生理学机制,采用速尿利尿,多巴酚丁胺强心,扩张肾血管,地塞米松改

5、善心肌细胞缺氧状态的耐受性,门冬氨酸钾镁一方面可以纠正心律失常,延长心肌细胞的不应期;另一方面减少有害负离子在体内的积蓄⑴。参麦注射液中的人参能改善缺血心肌的合成代谢,减少心肌对氧气和化学能量的消耗,使缺血心肌在氧耗最低的状态下作功。麦冬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使心肌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特别是在合并血压偏低或心率较慢时可经有效提高缺血细胞的活力。故在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后,加强了药物的作用,减轻了心衰病理状态,为顽固性心衰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参考文献[1]吴小英•顽固性心衰的药物治疗[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

6、11):2230.[1]金旭鹏.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衰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4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