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

ID:44469207

大小:13.58 MB

页数:242页

时间:2019-10-22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_第1页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_第2页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_第3页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_第4页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鱼类养殖学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14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提问Q&AQ&A1单选无机肥施用后最先繁殖起来的是()A.浮游动物B.浮游植物C.浮游细菌D.枝角类BQ&A2多选无机肥的特点是()A.肥效长B.肥效快C.营养成份单一D.使用方便BCDQ&A3多选如果池水的pH值较高,应优先选用的2种N肥是()A尿素B硫酸氨C氨水D碳酸氢氨BDQ&A4填空施基肥的原则是。施追肥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一次施足看水施肥,少量多次Q&A5填空有机肥包括、、、。无机肥包括、、等。粪肥、厩肥、堆肥、绿肥N肥、P肥、K肥Q&A6判断池塘施肥的时间应选择晴天水体分层后的下午进行。水

2、库施肥养鱼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错对第五章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鱼类的性腺发育第三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鲮鱼的亲鱼培育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第五节人工催产第六节孵化第七节鲤鱼、鲫鱼的人工繁殖第八节团头鲂的人工繁殖第九节北方地区提早产卵的意义和措施鱼类人工繁殖:在人为条件控制下,促使养殖鱼类产卵、孵化而获得鱼苗的生产过程。青、草、鲢、鳙鱼产漂浮性卵,不能在静水里自然产卵,必须进行人工繁殖而鲤、鲫、鳊鱼产粘性卵,能在静水池塘中自然产卵团头鲂是草上产卵鱼类,粘性卵

3、,也能在静水池塘中自然产卵,一般雨后或冲水即可了解鱼类的繁殖习性非常重要第一节概述鱼类繁殖途径天然繁殖:到江河里捕捞鱼苗,如鳗鲡人工繁殖:生产环节包括亲鱼培育、催情产卵、鱼苗孵化一、国内、外研究概况1885年美国渔业委员会在伍滋霍尔建立了商业性的海水鱼类卵化场,进行鲟鱼孵化,以后比目鱼也成功孵化前苏联的鲟和鲑的人工繁殖场有90多处日本1958年山下开始真鲷孵化,之后黑鲷等海水鱼也相继成功我国淡水鱼类人工繁殖起步较早,技术也比较完善。先是鲤鱼,后是四大家鱼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吻鮠、大口鲶、鳜鱼等名贵鱼类人

4、工繁殖相继成功目前,我国能进行人工繁殖的淡水鱼有:四大家鱼、鲤鱼、鲫、鲂、鳊、长吻鮠、大口鲶、鳜鱼、中华鲟、史氏鲟、虹鳟、胡子鲶、大口黑鲈、尖吻鲈、泥鳅、斑鳢、淡水白鲳、罗非鱼等几十种鱼类海水鱼: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完成了海马、牙鲆、真鲷、鳎、黄鳍鲷、黑鲷、石斑鱼、青石斑、东方鲀等海水鱼类的人工繁殖,90年代又完成了大黄鱼的人工繁殖鲥鱼、刀鲚人工繁殖是现在的攻关项目目前河鳗是唯一不能人繁的经济鱼类二、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发展概况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对鱼类人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1、1958~1

5、959年:中科院进行了鱼类性腺发育的调查:结果表明静水中饲养的家鱼,在合理饲养的情况下,达性成熟年龄的家鱼性腺能发育“成熟”,但成熟有两层含义:生长成熟:雌鱼卵巢达Ⅳ期末即为生长成熟,此时在江河里如综合生态条件满足(氧、T、水位上涨等)即可产卵,但静水无这些条件,因此虽然成熟但不能自然产卵。其生物学意义是:已经达到了催产水平,即此时进行人繁,是可以获得成功的。(静水中的家鱼能达生长成熟)生理成熟:卵细胞在激素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成熟分裂后,达到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等待受精,即为生理成熟。其生物学意义是:此时

6、已具备受精能力(蛔虫型: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中间型: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第二次中期;海胆型:第二次成熟分裂后期)2、58年春:南海水产研究所首次采用鲤鱼脑垂体(PG)加流水促使池养鲢鱼产卵成功。同年秋,浙江水产研究所在水生所、上海水大、杭大等单位协助下采用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使池养鲢鱼产卵成功3、59年以后此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1958年鲢(六省市)10万尾1959年鲢、鳙1000万尾(全国)1960年草鱼成功3亿尾(全国)1961年具有生产规模8亿尾1962年青鱼成功12亿尾1985年昆

7、山水产养殖场1亿,无锡水产养殖场3亿尾2001年全国淡水鱼苗产量5884亿尾.4、1974,1975年:采用LRH、LRH-A促使家鱼产卵获得成功。这种激素由人工合成,效率高,从而扩大了使用规模和催产量。LRH: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类似物,A1、A2、A3号,其活性逐渐增大,简称“3号”等;HCG:人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激素”;PG:鲤鱼的脑垂体,简称“垂体”。第二节鱼类的性腺发育对于人工繁殖来讲,使用激素是一个手段,前提是性腺要发育成熟(生长成熟)。未达生长成熟

8、的鱼类即使使用激素也不会产卵。一、性腺发育规律鱼类的性腺是由体腔背部两个隆嵴(生殖嵴)发育而来的,生殖嵴的上皮细胞转化为原始生殖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以后再以不同的方式发育成为卵子和精子。1、雄性生殖细胞鱼类精子的发生由原始生殖细胞经过繁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四个连续发育时期而成为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精原细胞:由原始生殖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繁殖期),是精巢中体积最大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