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

ID:444746

大小:121.3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08-02

上传者:U-944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_第1页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_第2页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_第3页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_第4页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毕业论文(20__届)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现状及对策探讨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竞争的激烈化,女性旅游市场逐渐表现出其特色和优势,受到旅游市场的宠爱,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女性旅游行为特征的几个方面分析,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女性旅游;旅游市场;行为特征 The DevelopmentStatus AndCountermeasuresOn TheChineseFemale Tourism Market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esetourismindustryandthecompetitionofthetourismenterprises,thefemaletourismmarketshowingitsfeaturesandadvantagesgradually,andfavorbythetourismmarket.It’shavingahugegrowthpotential.Thisarticlebasedonseveralaspects’analysisofdevelopmentstatusoffemaletourismmarket,thefemaletravelbehaviorcharacteristics.Thendiscussesthedevelopmentstrategyofthefemaletourismmarket,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uggestions.Keywords:Femaletourism;Tourismmarket;Behaviorcharacteristics 目录引言1一、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现状1(一)女性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1(二)女性旅游市场基础相对薄弱3(三)旅游六要素结构存在不平衡3(四)女性旅游产品“女人味”不足4二、中国女性旅游行为特征4(一)出游动机的差异性4(二)休闲项目的偏好4(三)旅游消费结构的差异性5(四)消费水平的层次性5(五)组织形式的选择6(六)对旅行安全的需求6三、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6(一)旅行社方面6(二)酒店方面8(三)旅游景区方面8结语9注释9参考文献9致谢11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上,旅游企业要想取得优势,就得突破传统,改革创新,将传统的大众化旅游市场细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而女性旅游市场正是一个颇具潜力的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是旅游企业发展的大好机会。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旅游市场逐渐形成了女性旅游的大潮。根据我国最大的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网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出游人数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一、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一)女性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调查统计,中国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其中大约有1亿的女性生活在城市,近40%的女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90%的女性是职业女性。①人口众多就意昧着对旅游产品的潜在需求量大。其次,由于21世纪女性经济独立、思想解放、感情丰富,女性旅游者已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1、女性传统观念的改变中国女性的传统思想是在家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古代的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简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女性的传统思想在慢慢发生改变,女性开始抛头露面,外出工作,承担起了家庭经济的一部分。而且现代女性的文化程度也在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在飞速发展,女性在不断地接触新事物,不断与时俱进,她们不再甘于待在家中的小世界,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热情与向往,有着强烈的旅游动机。女性也逐渐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以及能力,产生了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开始注重并通过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来实现自我,她们热衷于外出购物、美容、健身、学习,当然还有旅游。同时她们还觉得赚了钱应该要犒劳自己,储蓄观念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而大多女性都是用外出旅游来作为对自己辛勤工作的奖励。2、女性经济实力的提高毛泽东主席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主张两性平等,这个思想观念在新中国逐渐普遍开来,各级政府也利用行政方式积极地推动女性就业。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女性更是广泛地加入到了社会各行各业中来,女性的待遇也达到了和男性平等的水平,经济收入普遍提高。2010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亚太地区人类发展报告——权力、话语和权利:亚太地区性别平等的转折点》指出,中国将近70%的女性拥有有偿工作,这一水平远远高出了世界53%的平均水平。②女性就业的广泛,职业女性收入水平的提高等,使女性手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为女性出游提供了金钱上的保障,使女性具备了一定的购买旅游产品的经济能力。此外,经济上的独立还使得女性较少的依靠男人,这不但提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加强了她们在家中的旅游决策作用。10 1、女性闲暇时间的增多如今21世纪,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女性的家庭职能也开始分散,不再推崇“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男性也开始为女性分担一部分的家务,这使得女性耗费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因此闲暇时间也就相对增多了。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子女们又外出求学、工作,甚至有些子女干脆长期移居到其它城市以方便工作,于是,大批的“空巢家庭”开始出现。这些“空巢家庭”的女性都为更年期妇女或者是老年人。她们没有了孩子的束缚,家务劳动又减少,而中老年妇女又退了休,因此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这正助长了她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此外,她们偶尔也想摆脱家务劳动出去散散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空巢家庭”也给父母带来了很多无奈,尤其是感情细腻的母亲,她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克服孤寂的心理,而旅游正是一种合适的寄托方式。另外,我国出台了法定休假日的规定,每年的元旦、五一、国庆、春节这几个节假日都为女性外出旅游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时间条件,激发了她们的旅游热情。2、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妇女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而到了我们21世纪,女性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开始以家庭为中心转为以事业为中心,或者两者兼得。而且我们中国服务业逐渐发达,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服务机构,女性因工作劳累也表现出了“慵懒”,不愿做饭就上餐馆;不愿洗衣服就送干洗店;不愿带孩子做家务就请保姆或者钟点工……而且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现代家庭生活也高度电气化、自动化,这都大大减少了女性的劳动强度,使女性从传统生活方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女性开始外出和姐妹好友们聚会、逛街、K歌、美容、健身、旅游……扩大了生活范围,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她们聚在一起商讨节假日的休闲方式,而旅游就是她们必不可少的休闲项目之一,也逐渐演变成了如今女性的生活方式之一。3、女性消费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落后,那时大家只在乎温饱问题,根本没有闲钱用于其它休闲消费,而且当时也欠缺这种条件环境。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家庭经济水平提高,女性参加工作也有了闲钱,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她们开始将家庭的部分储蓄投入到购买时装、旅游、美容、学习、娱乐等项目上,消费结构重心从传统的温饱转变为休闲娱乐。由“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专门针对我国城市女性的调查显示,关于“有了余钱要往哪花?”的问题,选择“旅游”的比例最高,占28.3%,其次为“保健”,占27.54%,选“文化教育”占20.83%,其他依次为“美容”、“娱乐”、“时装”。③(见图1-1)图1-1中国城镇女性的余钱分配10 资料来源:邓敏,李丰生.中国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3,(6):98.(一)女性旅游市场基础相对薄弱旅游业一般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餐饮饭店、交通客运等方面,它们之间有极大的产业关联度。我国旅游业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女性旅游市场,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受经济水平的限制,很多地区女性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旅游精品打造较难,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建设程度缓慢,存在着设备不完善,安全不保障的缺陷。而且服务人员态度差,企业信誉不好,在广告宣传上往往与实际不相符合等,这些都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周边地区,对女性旅游的开发投入资金不足,景区条件、设施设备落后,交通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严重制约了女性客源的可进入性。而对于旅游环境、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要求相对较高的女性市场来说,如果不改变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不优化市场结构、不加大旅游投入,女性市场的开发前景将难有成就。因此,旅游企业必须在努力激发女性旅游动机的同时,全面提高各自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二)旅游六要素结构存在不平衡旅游业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只有按照这六个要素进行总体配套,才能充分发挥旅游行业的职能。但是目前我国的女性旅游市场上,各要素的供求发展格局却很不协调,尤其是对要求较高的女性市场来说完善六要素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女性旅游市场中,旅游规划活动基本上只是满足了旅游者最基本的需求,而对于旅游的高层次享受性要素——购物和娱乐而言,投入力度及重视程度都还不够,真正适合女性市场的旅游内容明显偏少。购物是很多女性外出旅游的重要活动之一,但目前旅游市场上旅游纪念品没有地方特色,不仅雷同,包装粗糙,质量低劣,而且价格还不低,很多购物店的制度也不规范,令女性望而止步。食宿方面,各地特色美食、土特产很多并不正宗,滥竽充数,品质卫生有待提高;不少经济型酒店住宿环境条件差,安全不保障。而且也都缺乏女性特色,鲜有专为女性设计的菜点与住宿。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10 (一)女性旅游产品“女人味”不足前面也提到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女性旅游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关注的,因此,目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还不是很成熟,基本还是偏向于以前的“大众化”旅游,只是稍加改动换了些名称而已,没有明显的“女人味”,也没有太多的实际内容,显得比较单调。尽管目前我国一些旅行社也在探索适合都市女性的特色旅游项目,比如香港购物之旅、韩国整形之旅、泰国养生SPA之旅、冬日温泉之旅等,但离大规模的市场开发还有很大距离。而且目前市场上旅游产品普遍雷同、大众化,很少有针对不同女性群体的旅游产品,要知道女性旅游市场不仅包括了都市女性,更包括女大学生、退休女性、老年女性等拥有较多闲暇时间以及强烈旅游意愿的群体。女性群体普遍有着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产品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女性游客的需求,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女性对旅游的欲望,对企业以及这个市场的长期发展不利。二、中国女性旅游行为特征(一)出游动机的差异性性别的差异会影响旅游动机,在这方面,男性出游的动机大多是为了观光、游览名胜以及满足自己的文化爱好,而女性则更想通过旅游来获得身体和情感的放松,以及满足自己的一些愿望。由于女性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女性之间对于旅游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年龄的女性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社会化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心理上存在很多区别。年轻女性由于还处于学习阶段,且年轻活力,追求新鲜热闹,大多以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等为目的;中年女性因为有家庭、孩子、工作,旅游动机大多是为了陪伴父母、孩子或者购物等;中老年女性由于岁数偏大,体制较弱,其出游目的都是游览观光、健身疗养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女性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她们对于旅游的意识存在很大的差异,旅游动机也表现出多样性,如观光休闲、开阔视野、购物、放松心情、增长知识、探亲访友等等。由于女性经济条件不同,旅游动机的差异也很明显,收入越高,旅游意愿越强烈。而收入水平的不同,女性对于旅游的支付能力也会不同,高收入的女性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时尚、品位以及声望,而低收入的只注重在普通的观光游览、增长见识、追求新鲜上。女性参加工作后,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就发生了改变,大多职业女性为了个人发展以及公司的需要,会参加各种公务、研究、会议、考察等方面的旅游活动。(二)休闲项目的偏好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女性相比于男性而言,体质较弱,体力远远不及男性,她们容易身心疲劳,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跋涉或运动。因此她们不会像男性那样喜欢参加爬山、滑雪、素质拓展等劳累又惊险的旅游活动,而偏向于一些轻松的旅游产品,比如观光、购物、泡温泉、看表演等等。10 根据一项针对日本女性旅游者的调查,有高达79%的女性旅客出国是为了购物,有61%是浏览风景名胜,48%为了休憩享乐,其余有42%及37%的比重分别为了美食品尝及文化爱好。与之相比,男性旅游会首选风景名胜和文化爱好,其次才是购物。④此外,休闲项目的偏好还受到女性年龄、个性、身份等因素影响。年轻女孩比较喜欢浪漫或者刺激的旅游产品,她们会选择去赏花、看海或者是刺激好玩的游乐场;白领女性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舒适度,是否能得到缓解身心的作用,她们会选择海滩、泡温泉、购物等;身为母亲的中年女性更多的是考虑到旅游产品是否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她们会选择古迹名胜区、名人故居、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等;中老年女性由于处于人生的最后阶段,希望能享受晚年,则会选择比较轻松的休闲观光、宗教朝拜等。(一)旅游消费结构的差异性下面这张表格(表2-1)反映了2000~2003年女性旅游者中使用各项旅游服务比重的分配。在女性旅游者消费结构中,“交通”、“餐饮”和“景区/点”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分别平均在95%、85%和75%左右,而“购物”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达到65%左右,用于“住宿”和“娱乐”的比例相当,而对于“导游”的支出则较少。从中可以看出女性旅游者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旅游六要素中的“行”、“吃”、“游”、“购”方面。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在旅游六要素的支出中,用于购物和娱乐的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购物,是很多女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很多女性出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购物,比如,她们热衷于去香港、上海等购物天堂享受购物带来的乐趣。对于男性来说,他们出来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旅游玩乐,而且男性大多比较注重旅游行程中的食宿质量,所以用于旅游的支出基本都集中于“游”、“吃”、“住”、“行”上面。对于旅游购物而言,男性旅游者大多不购或者少购,而且购买的也都是些有特色的工艺品或土特产,回家孝敬妻母的。在这方面,女性是天生的购物狂,大多表现出了乱购和多购,衣物、化妆品、首饰珠宝等,遇到有优惠就会忍不住去买。表2-12000~2003年女性旅游者使用各项旅游服务资料来源:丁雨莲,陆林.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潜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73.(二)消费水平的层次性10 虽然不同年龄层次、职业地位、经济收入的广大女性都加入到了旅游队伍当中,但是她们的消费水平是有很大差异性的。从经济层面上来说,收入偏低的女性可支配收入偏少,因此她们在旅游消费上的支出也偏低。而且大多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往往顾及家庭状况,喜欢精打细算,货比三家,对于旅游的各项支出都要讲究实惠。而对于经济状况较好的女性来说,她们在乎的不是钱,而是质量、享受、声望等,她们不太考虑旅游消费价格是否偏高,反而觉得价格越高越有档次,有安全感,于是,她们用于旅游的费用也相对的较高。(一)组织形式的选择女性天生就是群体动物,不像男性那样不在乎独来独往,这可能是因为女性天生就比男性缺乏安全感,令她们做事都喜欢结伴而行,出门旅游更不例外。女性在打算外出旅游前,通常都会先呼朋唤友,召集一些人加入到自己的旅游计划中来,因为和一堆人一起玩乐不仅为旅游增添了乐趣,而且还使她们有安全感,可以多些人加入旅游决策,避免风险。在组织形式上,女性大多以参团的形式居多,因为旅行社组团可以给女性安排好行程、食宿,免去出游顾虑,提高女性的心理安全系数。但是一些思想开放,比较独立的女性则偏向于自助游或自驾游,因为自助游不仅花费相对较低,而且自由度大,她们可以随心安排行程而不受限制。年轻的女性都喜欢和自己的同学、朋友结伴出行;已婚女性则喜欢和自己的家人、亲戚或者是左邻右舍一起;而老年女性,考虑到安全问题,都是由子女陪伴,或者和老伴、朋友一起参加旅行社组团。(二)对旅行安全的需求女性受身体素质、体力等方面限制,在选择旅游产品时往往对旅游产品的安全性较男性旅游者要高。而且随着女性旅游经验的积累、信息搜索能力的增强,我国女性旅游者对于旅游安全的认知意识在不断提高,也越来越重视旅游当中的安全问题,她们也愿意多出点钱来购买旅游意外险。女性对旅行当中的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方面。在酒店餐饮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对酒店的安全问题以及食品、水等方面感觉不放心。在旅游行程中女性也更怕被偷、被抢甚至被性骚扰,而且她们也比男性更怕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的发生。她们希望旅游企业能够给大众提供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基本保障。三、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综合以上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女性旅游消费者的特点为旅游行业制定以下开发策略。(一)旅行社方面1、设计多样化的旅游路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旅游市场推出的线路几乎都是针对成人而设计的团队线路。而到了如今21世纪,旅游市场日益火爆,女性旅游队伍不断扩大,旅游需求的差别也越来越大,女性旅游者爱好不同、性情各异,旅行社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10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对旅游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针对精力充沛的青年女性,可设计主题乐园游、探险巡游等产品;针对中青年职业女性可设计温泉游、海滨度假游、欢乐购物游、美容健身游等;注重家庭的中年女性,可为其设计购物游、江南水乡游、科技博物馆游、全家温馨度假游等产品;处于空巢期的中老年女性,可为其设计休闲观光游、健身疗养游、山水风情游等;针对退休后的老年女性可推出夕阳亲情游、探亲访友游、红色旅游等符合老年人的心愿和怀旧心理的产品,此外还有各种庙会、朝拜活动等。针对女性的特殊偏好,旅行社可以开发专门的“购物旅游”、“美容旅游”、“保健旅游”、“修学旅游”等专线,同时请专人讲授美容保健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女性旅游者在旅游养身的同时又能学到美容保健方面的知识,一举多得,给女性顾客带来更多的让渡价值。1、做好广告宣传推广传统的旅游宣传方式有媒体广告、海报、宣传册、人员推销等。电视广告是女性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服务性产品,具有无形性,而电视有声、有色、有形的特点能给旅游者以直观的效果,能促使女性做出购买决策。各种报刊、旅游杂志也能通过精彩的图片以及文字表达出一定的效果来吸引女性顾客。另外,21世纪网络十分普及,如今很多女性都是通过网络来搜索旅游资讯,通过网络预定系统来实现旅游报名,旅行社应该重视网络这种宣传方式,优化网络宣传资料,完善网上预定系统,以最直观的效果展现给女性朋友,以最便捷的方式为女性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旅行社在利用好传统的传宣方式的同时也要拓宽宣传手段,比如公关活动、与妇女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大型女性旅游团等。此外,旅行社在宣传印刷品的设计上也要做到尽量符合女性的审美观,以激发女性出门旅游的欲望。2、采取适宜的促销方式在价格策略上,旅行社可以对同一条线路制定多种档次规格的价格。大多数女性对价格非常敏感,对于这类经济型女性,旅行社应采用低价策略来招揽女性顾客,刺激旅游需求,扩大销售量,而且在淡季时要及时向她们宣传,以折扣来吸引经济型女性。对于讲究品味质量的高收入女性,旅行社可以采取高价策略,推销高档行程,她们觉得一分钱一分货,而且高价格还可以体现出她们的品味以及档次地位。旅行社还可灵活运用数量折扣、季节折扣、赠送纪念品、抽奖、送旅游意外险等促销方式来迎合女性顾客,促使追求经济实惠的女性做出购买行为。赠品的价值不一定要高,如一把遮阳伞、一本相册、一本台历、一个旅行袋等小礼品都会赢得她们的好感,收到良好的促销效果。3、有效利用节庆假日除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旦”、“五一”、“国庆”、“春节”等是大部分女性选择出游的时机外,国际“三八”妇女节、西方的母亲节也逐渐在我国时兴,这些节日为旅行社推广女性旅游提供了契机。旅行社可以借此开展“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节庆旅游,推出短线游,比如组织女性异地赏花、度假、观光、购物等活动。4、提供优良的服务质量10 女性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不仅看重产品本身,对服务质量也非常重视,她们会选择多家进行比较,充分考虑。那么,我们就需要努力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增加服务项目,同时还要看重售后服务。同时,我们还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在旅行社门市部,前台接待人员的讲解,宣传资料的介绍,都要体现出对女性独到的照顾。在旅途中,导游人员要对女性旅游者讲述一些女性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还要特别关注卫生、安全情况,做到细心关怀。1、营造良好的服务接待环境商务人士通常在良好的环境气氛下能洽谈成功一单生意,比如咖啡厅、茶室、酒楼,女性在良好的购物环境中也能产生购买冲动。旅行社也可以对其门面进行装修布置,利用灯光、音乐、植物来调和氛围,也可以专门设立女性洽谈区域,装修风格、柜台布置都具有女性色彩,让女性对旅行社产生独特的好印象,吸引女性光顾。(二)酒店方面外出旅游,住宿是必不可少的,在酒店住宿的选择上,女性非常注重房间和卫生间的样式、卫生条件、安全问题、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等。酒店同样要做好各方面的措施,吸引女性游客光顾。1、推出女性主题房间或女性楼层针对女性的特殊心理需求,酒店可以专门设立女性楼层,在楼层墙壁上画上简洁的漫画或者挂上装饰画;在房间内放置具有女性特色的家具,铺上漂亮的床单,挂上女性系列的窗帘,配以柔和的灯光;桌上摆放女性喜爱的鲜花和水果;卫生间提供女性专用的洗发水、沐浴露、卫生用品、精致的梳子等。2、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酒店的硬件设施过硬,同时,服务质量也要够好,良好的服务质量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招徕下一次的光顾。酒店在提供基本的服务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上面说到的开辟女性楼层,房间尽量安排在高楼层、电梯旁,将女性团体客人尽量安排在同一楼层等。3、完善服务项目内容高端女性顾客人群对酒店的附属服务设施要求很高,酒店可以针对这一类顾客群体开设美容、美发、桑拿、温泉、健身等项目,并且要做好完善工作,不断增添服务新类型。4、加强酒店内安全卫生管理女性天生胆小,对安全的要求比男性要高,酒店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厨房设备等。客房内可安装烟雾探测装置,房门锁要保证可靠牢固,楼道可以安装摄像头,楼层安排女性保安巡逻,前台登记处不可随意对外人透露客人信息等。另外,酒店的卫生条件也要有保障,包括客房卫生、餐饮卫生等。(三)旅游景区方面作为旅游行业,旅游景区是最重要的一个部门,能否发展好旅游景点是招徕顾客的决定条件。1、做好景区宣传工作10 旅游景区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景点宣传工作,在发展好自身旅游项目的同时,还要把名声打出去,让大家都熟知,这就要通过媒体、海报、网络等方式来宣传了,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共关系、明星代言来加大知名度,因为很多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都有追星的爱好。旅游景区还应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宣传要做到名副其实,不能夸大其辞。1、开发女性特色旅游项目鉴于目前女性旅游市场上产品大众化、没有“女人味”的现象,旅游景区应该给予重视,努力开发具有女性特色的旅游景点及娱乐项目。一些旅游城市,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旅游景点,应着力打造女性市场,可以根据女性喜爱购物的心理推出女性旅游购物店、购物街等。旅游景区可设立以女性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区,比如女性主题公园。还可设立女性沙龙茶座、餐厅等,供女性讨论她们喜欢的话题。目前亲水游市场越来越火,景区可视实力来打造一个水上乐园、温泉池等。2、完善旅游景区规章制度我国游客普遍存在素质差的缺点,在景区经常能看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插队等不良现象,这给景区形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对这一点非常厌恶。景区应该重视这些普遍问题,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景区的建设,比如增添造型独特的垃圾桶、张贴环保标语、增设人员管理排队秩序等。3、加强景区公共基础建设我国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设备都还比较落后,还不能适应我们现代旅游的要求,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环境条件恶劣。一些老景区也由于多年的接待,恐怕也已漏洞百出了。而对这些方面要求很高的女性来说,加强景区景点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景区应该加大旅游建设投入,重修景点设施,特别是对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进行检查加固,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等工作。结语当今社会,女性旅游者队伍逐渐壮大,女性早已成为了旅游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消费群体。旅游企业应加强并重视女性这一细分市场,尽快开发具有女性特色旅游景点项目,完善旅游市场机制,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旅游地的安全性以及可信度,为女性旅游市场构建起一个安全、文明、稳定的市场环境。注释:①数据来源:胡庸.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09(2):49.②数据来源:韩利红.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0,30(3):155.③数据来源:邓敏,李丰生.中国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3,(6):98.10 ④数据来源:张丽娜.女性旅游消费特点与市场策略[J].社科纵横,2009,25(9):65.参考文献:[1]谢江红.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63-66.[2]韩利红.中国女性旅游快速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河北学刊,2010,30(3):154-158.[3]丁雨莲,陆林.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的现状及潜力[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72-75.[4]龙京红,方小英.我国女性旅游市场的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10):72-73.[5]来逢波.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发展前景与经营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4):34-36.[6]范向丽,郑向敏.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17):80-84.[7]邓敏,李丰生.中国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初探[J].社会科学家,2003,(6):97-100.[8]王奇.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7):196-197.[9]郑岩.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2009,(10):117-118.[10]殷平,陈海沐,姜昕蔚.外文旅游研究文献中的女性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7):14-19.[11]于萍.女性旅游心理探究[J].特区经济,2008:158-159.[12]胡庸.中国女性旅游消费者心理及市场营销策略[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09(2):49-51.[13]于静.浅论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J].山西政报,2009:41.[14]郑向敏,范向丽.论“女性经济”时代的女性旅游市场开发[J].旅游科学,2007,21(3):65-71.[15]蒋素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J].昆明大学学报,2006,17(2):64-66.[16]王显成,陈艳.城市女性游客旅游消费意愿与实际支出结构分析[J].市场论坛,2007,(9):77-79.[17]胡林.国外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7):23-29.[18]张丽娜.女性旅游消费特点与市场策略[J].社科纵横,2009,25(9):65-66.[19]赵序.女性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及其营销策略[J].社会视窗,2010,(6):166-167.[20]赵敏.中国女性旅游市场现状及开发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95.[21]王娟,李渊,程静静.女性旅游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42-144.[22]张玉改.我国女性旅游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7,(09):241-242.[23]范向丽.我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D].华侨大学,2008.[24]郑蕊章.女性群体旅游行为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08.[25]GÁBORMICHALKÓ,TAMARARÁTZ.TypicallyFemaleFeaturesinHungarianShoppingTourism[J].Migracijskeietničketeme2006(22):79–93.[26]MarybethBond.WomenTravellers:ANewGrowthMarket[J/OL].PATACommunications,[1997-11].http://www.hotel-online.com/News/PressReleases/PataWomenTravellers_Nov1997.html.[27]LisaM.Najavits,RogerD.Weiss,SarahR.Shaw,LarryR.Muenz.“SeekingSafety”:Outcomeofa10 NewCognitive-BehavioralPsychotherapyforWomenwith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andSubstanceDependence[J].JournalofTraumaticStress,1998,11(3).[28]NerileeHing,HelenBreen.ProfilingLadyLuck:AnEmpiricalStudyofGamblingandProblemGamblingAmongstFemaleClubMembers[J].JournalofGamblingStudies,2001,17(1).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