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

ID:44476852

大小:49.4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8)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1.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竦sh6ng峙萧瑟se白沙堤diB.忽见jidn啄zhu6春泥惊鹊qu0C•沧cdng海茅檐ydn碣jiQ石D.澹澹zhan鸣蝉chdn枯藤tOng2•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C.枯滕老枝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D.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3.下列诗句不是对仗的一项是A.海日生残

2、夜,江春入旧年。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4.将下面诗句,作者及出处用直线连接起来。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王湾《观沧海》②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辛弃疾《次北固山下》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钱塘湖春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马致远《西江月》⑤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白居易《天净沙秋思》5•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含义,回答句后括号中问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答: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答:语段点将次北固山下客路青

3、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诗,内容上属之作。1.解释加粗词语。次北固山下次:O客路青山下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1.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答:O2.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O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O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

4、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O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O迁移过关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1.诗题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答:O1.为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①人归落雁后A•停留B.遗留在后面的②思发在花前A.产生B.启发3•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

5、想法。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4.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答:0【答案】4•略5.①是“登上”②“惊”和“鹊”不是分别专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和“蝉”都“惊=“鸣”这是互文见义1•唐律思乡2•停泊旅途家信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顺利。从3.4句可见5•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6•从北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7•略1.正月初七2.①B②A4•作者人在南方,所思之处在北方。理由

6、:春天雁由南向北飞,由“入春才七日”和“人归落雁后”两句可推知【提示】“基础训练”第3题:对仗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