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ID:44480206

大小:4.2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2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定位1.能够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会分析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及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学会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2.物质与能量循环(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点拨]自然地理环境

2、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思维点拨】 三大循环简图 知识点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3-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知识链接]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O2)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2.

3、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思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哪种循环过程?答案:生物循环。知识点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

4、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法指导]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六个字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制约性”“关联性”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指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判断(1)生产功能是指绿色植物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2)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3)在自然地理组成要素中,最容易受人类干扰而发生变化的要素是地形。(×)(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13-重点一 地理要

5、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探究活动】材料一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照射下,将CO2和H2O转化为有机物,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材料二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显著。当食物充足,水源丰沛,寒潮少,多避风处以及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的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当藏羚羊数

6、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1)材料一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它是在哪些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2)材料二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说明影响藏羚羊数量变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答案:(1)生产功能。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2)平衡功能。植物、水、大气、地形、土壤等。【归纳总结】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

7、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如下表: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性质指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个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保持环境稳定的功能形成过程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二氧化碳的平衡: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中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氧气的平衡: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物呼吸作用和燃烧消耗氧气-13-举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大气中氧气的平衡

8、、一定范围内各物种数量基本稳定【学以致用】1.[2019·青岛市高一检测]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据此完成(1)~(2)题。(1)哪些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  )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C.分解作用D.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