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

ID:44482939

大小:19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_第1页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_第2页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_第3页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_第4页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基础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向量练习•、选择题1•如果a,b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B)ab=122(C)aHb(D)a=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呻4--Im-i,b-cA.aLbB.c.(ab)c=a(bc)D.3.在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若B(T5ei,D(T短则OC=()1A.2+(5e3e).1.2B.C-:仕be)厶2一1D.1r_r(5ei3e2)1(5e23ei)24.己知

2、AB

3、6」AC

4、4,则

5、BC

6、的取值范围为((A)(2,8)(B)[2,81(C)(2,10)(D厂[2,何5.设A(1,3),B(2,3),C(x,7)若AB

7、

8、BC,则x的

9、取值范围是()(A)0(B)3(C)15(D)186.与向量a二(-5,4)平行的向量是()54—A.(-5k,4k)-)C.(-10,2)D.(5k,4k)kk37.若点P分AB所成的比为一,则A分BP所成的比即)4A3-—7厂7——r3A.B.C.-D.-73378.设点P分有向线段RP的比是;I,且点P在有向线段RR的延长线上,则A的取值范围是(C.(・°°,0)D.(-00j-—)2(A)平行四边形10.设四边形ABCD中,A.平行四边形"・己知平行四边形的A.(2a,b)9.在四边形ABCD中,若(B)菱形(C)矩形则四边形ABCD的形状一定是(D)正方形有DC=-AB

10、,且

11、AD

12、=

13、BC

14、,则这个四边形是(2B.矩形C.等腰梯形D.菱形3个顶点为A(a,b),B(-b,a),C(0,0)B.(a-b,a+b)C.(a+b,b-a)12.如图•点M是MBC的重心,则MA+MB—MC为(A.0B.4ME,则它的第4个顶点D的坐标D.(a-b,b-a)C.4MD・4MFC13.己知AABC的顶点A(2,3)和重心G(2,-1),则BC边上的中点坐标是()A.(2,-3)B・(2,-9)C(2,-5)D・(2,0)14.已知点0、A、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为该平面上一点,且3OA-OB2(A)点P在线段AB上(B)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C)

15、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点P不在直线AB上15.己知点A(2,3)、B(10,5),宜线AB上一点P满足

16、PA

17、=2

18、PB

19、,则P点坐标是((A)(B)(18,7)J33(C)或(18,7)33(D)(18,7)或(一6,1)16.已知向量a与b不共线,AB=a+kb,AC=Ia+b(k,IeR>,则AB与AC共线的条件是().(A)k+l=0(B)kI=0(C)kl+1=0(D)kl-1=017.设向量a=(2,-1),向量b与a共线且b与a同向,b的模为2V^5,则b=18.已知点A(4,2),B(6,4一_)4),C(x,2三点共线,则C点分AB的比519.20.21

20、.22.已知A(2,3),B(-115),且AC=AB,AD=—34AB,则CD中点的坐标在均1的等朋C中,ABBCACBC三个力卩2,弋『牛小相等,护它出的合力弹亠*则力F与F的夹角为23设IkT武b满b1丿攵3a2b3,3ab的值为23•已知OLkOBb,点M关于点E程尔昵=S,苴S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N,则向量MN用旦、b表示为=MN+2AB2b2a24•己知向量a(m2,m3),b(2m1,m2),若向量a与b的夹角为直角,则实数m的値为;若向量a与b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m的取值范園25.已知△ABC的顶点坐标射A(3,4)、B(0,0)、C(c,0).若nA是锐角,求C的

21、26•设函数f(x)ab)其中向量a(m,cos2x),b(1Sin2x,1),xR,且yf(x)的c丿图象锂TT,2・4取值范围(1)求实数m的值;(2)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眩x值的集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