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

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

ID:44488683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2

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_第1页
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_第2页
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舌尖上的端午高中作文端午佳节,中国一大传统节日,自然也少不了传统的美食。但一千双手,便有一千种味道,传统美食的传承,少不了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今人的领悟,只有用心去接受、创造,才能让舌尖感受到纯正的端午味道。竹叶,我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但我们的先祖却能运用伟大的创造力,将其与平常的食材搭配,形成一种新的融合的和谐,竹叶便在这种奇妙的传承中升华,成为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最朴素的,当数包裹。端午的粽子便是其中很好的代表。传承的粽叶选用竹笋外衣,它便发挥它“花中四君子”的气度,成为糯米的绝佳搭档,它心甘情愿地做配角,无私地奉献出身体与香气。裹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随火

2、候的成熟,竹叶默默忍受着滚烫的蒸气的熏陶,慢慢完成叶与米的完美结合,于是拥有了新的名字——"粽叶”。一上桌,糯米特有的醇香与粽叶植物的清香,形成味蕾上独特感觉,妙不可言。还记得曾经的端午节爷爷手把手教我包粽子,指尖一开一合,细线一伸一缩,来来回回没一会儿,便是一件翠绿的艺术品,而我这笨手包出来的,与“粽子”的标准还是望尘莫及。我也曾好奇:现在城里哪里买不到粽子,为什么老一辈却执着地教我们自己包呢?想想也是,我在买来的包装粽子中,确实品不出长辈们一脉相承的手艺味与“灵感”。(原创投稿)油,以其热情的个性,滋润着食材。中式烹饪,油是锅具和食物之间的媒介。热力作用,产生出奇妙而丰富的烹饪方式,进而出

3、现了烤、炒、煎、炸,无形中改变了食材的面貌与本质。其中最热烈的,当数油炸。我的家乡,端午还习惯吃“炸圆子”,它要用本地的菜籽油炸味道才纯正。五月,徽州的油菜籽成熟,即为这种美食的伴侣一一菜籽油的原料。植物油脂比动物油脂更易获得,而且健康,这个发现,使人类烹饪史前进了一大步。炸圆子,只有用家乡的菜籽油,才能尽显其美味,脱粒的菜籽经过一段奇幻的旅行,成为家家厨房中的香油,因其色泽鲜明、香味扑鼻而得名。油炸,油温是关键,待这半锅油温度适当,兴奋地跳跃升腾之时,放入预先做好的糯米粉芝麻心圆子,在滚油的热情拥抱下,圆子脱去白色外衣,变得焦黄动人,身体吸收着热量在膨胀,这时温度过高圆子会炸开,溅起的热油会

4、伤人,所以要及时控制火的大小。炸好的圆子外酥里嫩,筷子一扎,''吱”一一便溢出黑亮的芝麻糖心,令人馋涎欲滴。趁热吃,脆度口感最佳。圆子,每年端午,爸爸都会炸给我吃,耳濡目染,我也学会了其中一些门道。这,才是我在端午中最亲切的味道。又是一年端午,一家人团聚的桌上,少不了飘香的粽子,诱人的咸鸭蛋,金黄的炸圆子。从手到口,从口道心,美味的延续,少不了香火的传承。美食是文化的传承者,也是文明的伟大书写者,它们是先祖的智慧。要使端午节味道不断、中华血脉不断,就要让我们行动起来,积极传承先辈的手艺,让博大的中华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让这悠久的大国饮食文明,参与创造世界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