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

ID:44490675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2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_第1页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_第2页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_第3页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贺俊丽我们在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活动;听课也是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有人认为听课不就是简单的去听授课教师都上什么吗?其实不然,在这项教学活动中有着它的独特的艺术一听课的艺术,我们英语教师该如何听课,如何把握这们艺术呢?下面就英语教师的听课艺术谈谈本人浅显的看法。要想提高听课的效率听好一堂课,至少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听课前有准备,听课中有记录,听课后有反思讨论或评价。一、听课前有准备听课前要熟悉本节课是哪个单元,本单元围绕的语言点,语法点;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匸确把握学生的学情,预设自己的教学思路

2、,知道听课时需要关注的地方。应带哪些相关材料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特别要对所听的内容了然丁胸,做到先备后听。听教师课堂英语口语的运用及单词的发音,把握听课的重难点,整节课的结构,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课堂的互动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善于发现课中的闪光点,捕捉课上的“精彩面”。显然,以上儿点听课前的准备T作不做或做得不到位,听课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我的个人看法是:如果准备不足,那么决不听课。只有做到二、听课中有准备听课吋,有儿个觉的问题要处理好。其一,听课还是评课。我觉得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耍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其二、多

3、记还是多听。有的教师听课时手屮的笔挥舞不停,有言必录。其实,听课要多听少记,而且,记的学问也不可不学,我以为主要是记下教师的教学流程、重难点处理,听者自己对教学闪光点的点评感悟等“精髓”就可以了。其三、就是本文耍重点探讨的听什么与怎样听的问题。我粗浅地归纳为“四勤”,就是在听课时要勤看,勤听,勤想,勤记。1、勤看。听课看什么?看教师的教态、板书、教学手段、驾驭课堂能力、师生感情、课堂气氛、时间安排、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等。不过,光看不行,上边我已提到“审美者”这一角色定位,因此,看的宗旨是对照比较自己教学环节中的优缺点,不足之处力求改正,而决不是做“批评家”,那样就本末倒

4、置了。2、勤听。听的内容很多,我想指出的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听懂”,把自己的看作学生,深刻理解重点难点,强化自己备课中的不足。其次,要“听全”既听教师的抑扬顿挫,乂听学生的琅琅书声……总之要强调一个“全”字。最后,要“听透”,要烂熟教学内容,要吃透老教师对教材与教法的整合方法,要听透“青蓝工程”里老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真正能够消化吸收。3、勤想。听课时,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校处理?换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这个教学环节有无更好的启发思路?自己应该怎样对“闪光点”进行活学活用?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什么?

5、对自己的启发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边听边想。把听、想、看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课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听有所得,所得丰富。4、勤记。与前文提到的“少记”相参照,也与“听、想、看”的做法有别,“勤记”的要求是在最佳时机记下最佳内容,“灵光”稍纵即逝,重在随机把握。它强调动手,它要建立在勤听的基础之上。“勤记”的目的只有一个:备查用,助记忆。勤记,是经过听课者整合加工后的能动反应,别人记的自己可以记也可以不记,别人不记的自己可不记也可以记。要做到“记我想记”。对听课教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听课中产生共振、形成共鸣、比较鉴赏、碰撞智慧。我们在平时只有多听,

6、多想,多加比较,多做研究,听课的技巧才会越来越有艺术性。三、听课后有交流反思1、有交流。听课后,要立刻与老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2、有反思。听课后,及时反思;可以将听课记录与自己的教案或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理性的思考Z后,大胆地去粗取精,必要时,不妨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后再与老教师探讨。听课记录,是教学中的里程碑,上面撒满了你的酸甜苦辣,得失错漏,只有常翻,才能常新,才能使听课的意义落到实处。那种“为听课而听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听后也要做很多工作,千万不能听课以后把听课记录束之高阁。听课要比较鉴

7、别,批判继承,消化吸收,会更好地开启教学思维,事情教学灵感,也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听课成为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催化剂;听课是一心多用的智慧劳动,听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听课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木功,让我们珍惜每次听课的机会,研究听课、学会听课,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