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

ID:44507246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2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31、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A.集体观念B.从众C.服从大局D.集体凝聚[B]2、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A.是权威意见B.将有助于他C.旁观者的意见D.是客观的意见[A]3、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牛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牛间发牛A.连锁性感染B.互相监督C.互相帮助D.遵守纪律[A]4、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A.不成文的非

2、正式规范B.和口头的规范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A]5、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鬧D.纪律约束[A]6、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A.态度一致13.行动一致C.观点趋同D.相互理解与扶持[B]7、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A.行动对抗B.不团结、不信任C.拉帮结伙D.互相为难[A]8、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A.主耍因素B.辅助

3、因素C.外部互动因素D.环境因素[A]9、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帅的A.教学风格B.组织教学方法C.气氛区D.教学氛围[C]10、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A.暗示影响系统B.非语言符号系统C.文字符号系统D.情感感染[B]11、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A.感情关系B.心理距离C.友谊关系D.互助关系[B〕12、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A.修养和处世

4、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D]13、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A.人卩小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孑盾[A]14、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A.必要条件B.辅助条件C.重要表现D.主要过程[A]15、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白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白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牛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B.养成竞争意识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D.促进团结协作[A]16、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牛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A

5、.积极价值B.创造性功能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D.真正目的[C]17、课堂纪律是对学牛课堂行为所施加的A.监控与管理B.准则与控制C.限制性影响D.限制与规范[B]18、学牛、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势D.课堂教学[B]19、课堂常规是侮个学生必须遵导的最基木的口常A.课堂约定B.课堂行为准则C.课堂纪律D.课堂行为[B]20、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D]21、课

6、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A.教室的布置B.教师的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习方式D.学生座位的分配[D]22、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吋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A.教学过程的规划B.教学内容设计C.教学方法的实施D.教学方法的选择[A]23、対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A.也是不行的B.也是违法的C.也是不必要的D.是必要的[D]24、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A.随机安排B.分类安排C.集屮安排D.交错安排[D]25、t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

7、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A.兴趣形成B.自发复习C.过度学习D.疲劳和厌烦[D]26、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A.心理异常B.不适应表现C.不良表现D.问题行为[D]27、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B.没有问题行为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D.也有问题行为[D]28、有的心理7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徳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白律障碍行为[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