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

ID:44515085

大小:17.1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1页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2页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3页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4页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脱贫攻坚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思考建议一、背景——全国上下脱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脱贫是目的,根本是发展,没有区位优势的乡村更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顺势而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伴随着当前城市加速发展、乡村年轻人大量到大城市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尤其是西部落后山区乡村,情况尤其突出,

2、远离中心城市,“偏安大山一角”,基本上和区位优势这几个字不挨边。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实实在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不返贫,不再纯粹靠天吃饭,出路大家都明确,发展农村经济。简单几个字,谈何容易,无项目、无资金、无资源时,仅仅依靠财政补贴的一点资金,杯水车薪,管理不善,反而还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吃力不讨好”,群众声讨声一片,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X乡,位于X省X市西北部,距市中心X公里,地处XX山脉断裂带。常年以来,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接受市场竞争意识比较弱,习惯于传统种植,停留于粗耕粗作和旧的生产模式,大部分农民缺乏加工技术,多

3、以卖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业的综合效益低下,农业效益不高。加之天灾人祸,特别是病灾户、缺劳力户更是生活艰难。如何在脱贫攻坚中,利用好上级政策、资金带领群众不再原地转陀螺,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二、实践——取得脱贫攻坚战我们重任在肩,建设“魅力X”方式已悄然凸显。山区乡镇大多没有区位优势,只有立足现实基础,主动作为,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才能从本质上引领群众脱贫致富。谋划定位——X乡在和X其它乡镇对比,地理位置较为偏僻。近几年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留乡人员多为老人小孩,劳动力缺

4、乏,传统家庭个人种养业致使本村经济收入偏低。开展精准扶贫之前,尽管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村内道路、灌溉塘堰、数字电视、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老百姓得到一些实惠,但观念的落后、收效甚微。我们也在思考,一直以来X乡依靠传统农业也没能解决温饱问题,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通过多方考察,总结出,全向乡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全年温差不大,适合发展生态养殖业,应本着“大集中、大连片、扶贫与打造特色亮点”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最终确定了养殖蛋鸽、绿壳蛋鸡作为我乡X村的扶贫项目。同时,结合我乡X村的优美自然环境和

5、有山有水的地理条件,通过反复论证,我们将“休闲旅游”作为带动该村群众致富的主要路子。最终我们确定以山区特色养殖和“休闲旅游”两个主要路径,借助脱贫攻坚这个良好平台、然后通过喜闻乐见的公共活动,一鼓作气把X创新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山区乡镇。科学发展——通过认真分析,结合各村不同的资源优势,我们将传统与转变相结合,按照规划分别制订了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打造多样特色养殖业为目标,以蛋鸽、雷竹、跑山鸡和绿壳蛋鸡、清水鱼产业园、优质肉牛、生猪为发展重点,突出区域亮点、打响生态品牌。我乡X村在绵阳市外侨办等单位、企

6、业的帮扶下,投入40万余元建成了“侨爱蛋鸽养殖帮扶基地”,其组织形式采取“村委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聘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村委会牵头和管理养殖基地所有事务,盈利后按照“一三六”方式分红。其中留存一成的风险保证金;二是以两个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区、高产油菜示范区为目标,在全乡6个村,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培育农场主,加速土地流转,逐步实现粮油经营的规模化、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推进传统粮食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形成“粮油加工企业+农场或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幅度提高粮油产品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成作

7、为村集体资金增收,主要用于村公益事业,夯实菩堤村脱贫攻坚基础;六成作为贫困户和困难侨属的分红。三是积极开发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近年来,我们围绕“休闲垂钓”这一主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我乡X村以点带面,陆续开发出龙渔溪、荫溪沟等一批以休闲垂钓、度假观光为主的农旅融合旅游项目,着力打造“龙渔溪”乡村旅游品牌;同时借助钓鱼节、工会、骑游等活动,吸引八方宾朋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从而以文化旅游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烘托文化旅游,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展示新农村的新形象。当前困境——虽然很多乡镇都开始“传统产业迈大步,

8、特色产业添新军”。但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多种原因影响,特色产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支柱产业,农村产业发展存在以下诸多问题:一是发展资金缺乏。我乡群众家底薄,外出务工攒点钱的都用于建新房,许多群众不愿冒风险进行投资,只能粗放管理,造成低投入、小规模、低产出的恶性循环。再如发展特色新项目,投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