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

ID:44515215

大小:1.9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3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杜甫诗三首登高学案3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登 高学习目标1.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2.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对节奏。2.查阅登高的有关资料。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猿啸(  ) 渚清(  ) 霜鬓(  ) 潦倒(  ) 浊酒(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百年多病独登台(    ) (2)万里悲秋常作客(    )(    )(3)潦倒新停浊酒杯(    )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3.补写出下面的诗句。(1)风急天高猿啸哀,        。 (

2、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合作探究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最好用诗歌中的原词来回答)2.理解诗歌内容,探究诗人的情感。(1)后两联中,有哪些字眼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试作具体分析。(2)前两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与诗人的情感是否和谐统一?为什么?3.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个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4.作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3、”的《登高》,可谓是他沉郁顿挫风格的典范之作,下面请以《登高》为例,来谈谈你对沉郁顿挫风格的理解。6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B.妃嫔(fēi)朔漠(sù)青冢(zhǒnɡ)群山万壑(hè)C.萧森(xiāo)暮砧(zhēn)塞上(sài)秋兴八首(xìnɡ)D.霜鬓(bìn)渚清(zhū)环珮(pèi)孤舟一系(xì)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夕避长蛇  萦绕B.渚

4、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C.玉露凋伤  循规蹈矩  磨牙吮血  霜鬓D.踌躇满志  环佩空归  义愤填膺  毕竟3.下面是以《登高》为例来谈诗歌朗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朗读时,读准语调语气很重要,如“风急天高猿啸哀”这一句,朗读时,“风急”要读得很凄寒;读“天高”时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读出那种空旷渺远的感觉。B.把握好重音也是朗读成功的必要环节,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万”“里”“悲”“常”都要重读;“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多”“独”都要重读,以读出诗人愁苦不堪、孤苦伶仃的感情。C.轻重也是朗读成功与否的要

5、素,如《登高》中,“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D.朗读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调、语气,还要配合表情、动作。如读“天高”时最好仰视;读“渚清沙白”时最好俯视。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登高》这朵诗苑奇葩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杰作。    千余年来,凡读此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2)严武病逝,杜甫痛失挚友,孤苦无依,抱病弱之躯,漂泊江湖,    异乡,心境凄苦异常。 (3)李白擅长夸张,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    时间上的故意缩短,形

6、象地表现出迟暮之年的到来,不知不觉,竟在早晚之间。 A.面世  作客  经过         B.问世  作客  通过C.面世  做客  通过D.问世  做客  经过5.“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下列诗句表达的感情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二)阅读杜甫《登高》,完成6~8题登 高杜 甫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

7、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这首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作简要分析。7.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9~10题孤 雁杜 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9.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

8、与艺术效果。10.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1~12题春日忆李白杜 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①。渭北春天树,江东②日暮云。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