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

ID:44521323

大小:340.2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0-23

上传者:U-7604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河北省武邑屮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9.18)化学试题1.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A.金B.硫黄C.黄铜D.黄铁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液态的金属汞,受热易变成汞蒸气,汞属于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属于有毒物质,但常温下,能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从而防止其变成汞气体,黄芽指呈淡黄色的硫磺,答案选B。考点:考查汞、硫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KS5U2.以KI为碘剂的加碘食盐,由于受空气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工业生产中需添加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下列物质中可能作稳定剂的是()A.Na2S2O3B.FeCI3C.NaHCO3D.CaO【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以幻为碘剂的加碘倉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份、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要减少碘的损失,需加入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来消耗氧气,则A、Na2S2O3具有还原性,A正确,B、FeCh具有氧化性,B错误;C、NaHCOs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C错误;D、CaO没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KS5UKS5U]A.FeOB.Fe2O3C.FeS04D.Fe3O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假设质量都为mg,A.FeO与硝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m72mol;B.Fe2O3与硝酸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为0;C.FeS04与硝酸反应被氧化m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152mol;D.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有+2、+3价,与硝m酸反应被氧化生成Fe3+,则失电子物质的量为232mol,由以上分析可知,失电子最多的是FeO,则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FeO,答案选A。【考点地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名师点晴】本题通过比较生成物的多少,考查学生化合价的判断、化学式的计算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冃难度中等。化学方面的计算,首先需要常握反应的原理,然后借助于各种守恒法,结合具体的题干灵活运用即可。4.下列反应中,反应后面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6和水,反应前固体为CuO,反应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A错误;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固体质量増加,B正确;C、发生A1与F®Os反应生成Ahd和Fe,反应前固体为氧化铁,反应后固体为氧化铝,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C错误;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反应前固体为Zn,反应后固体为Cu,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固体质量减小,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1.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P2O5可用于干燥CI2和NH3B.“可燃冰”指的是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C.CCI4可用于鉴别漠水和碘水D.Si和Si0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P2O5是酸性干燥剂,有吸水性,C12是酸性气体,与P2O5不反应,所以可用于干燥C12;但是P2O5在有水存在时能够与碱性气体NH3发生反应,因此不能干燥氨气。A错误;B、〃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化物。因此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错误;C、漠单质、碘单质都是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在由极性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当分别向漠水和碘水中加入CC14,振荡、静止,就会出现分层,CC14萃取了澳水、碘水中的溶质,下层是紫色的是原溶液是碘水,下层是橙色的是原溶液是浪水。因此CC14可用于鉴别浪水和碘水。C正确;D、Si0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而Si是用于制半导体、硅太阳能电池材料。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物质应用和组成的的知识。【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用途。然后対各个选项一一解答。学习物质,FI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物质的性质、加以灵活应用。本题从物质的应用的角度考查物质的性质,再次强调对于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死记硬背上,要进行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上的融会贯通。2.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1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I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I2溶液检验SO42・CNH3能使酚除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KS5UKS5U.KS5U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钾随温度升高滚解度増犬的幅度比氯化钠随温度升高滚解度増犬的幅度犬,所叹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賤降,而氯化钠的濬解度变化不犬,因此硝酸钾析出,氯化钠留在濬'液中,从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并非是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的缘故,A错误;B、硫酸顿难濬于酸,先加盐酸无沉淀产生,排除Ag8产、SO7的干扰,再加B8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原滚液中存在SOT,B正确;C、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所以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与氨气使酚酎溶'液变红无因果关系,C错误;D、氢氧化钙徽滚于水,可配制澄清石灰水,但不能得到浓度为2.0mol几的Ca(OH)2溶液,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检验、分离与提纯、氨气性质等判断1.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02气体后仍能大共存的是()A.H+、Ca2+、Fe3+、N03-B.Ba2+、Cl-、AI3+、H+C.K+、NH4+、卜、HS-D.Na+>CO32・、K+、N0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硝酸能氧化S02,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通入过量S02气体后,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因溶液屮有大量氢离子,所以二氧化硫儿乎不溶,能大量共存,B正确;C、S02能与氧化HS-,不能共存,C错误;D、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通入过量S02气体后,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共存【名师点晴】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平时学习应多注意积累一些特殊的反应。解答该题注意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产物与溶液中的离子共存。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02气体后,SO2+H2OL—H2SO3,H2SO3L』H++HSO3-,HS03・L=H++SO32・,溶液中存在大量的蛍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抓住隐含的信息,就可以顺利解答了。KS5U&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鸡蛋壳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CO32-+2H+=CO2t+H20B.四化三铁固体溶解在稀硝酸屮:Fe3O4+8H+=2Fe3++Fe2++4H2OC.将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NH3+H+二NH4+[KS5UKS5UKS5U]D.将AI条投入NaOH溶液中:AI+4OH-=AI3++2H2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鸡蛋壳主要成分是CaCO"难'漆于水,应该写化学式,浸泡在盐酸中产生气泡离子方程式是:CaCO34-2H+=C^421+H2O,A错误;B.稀硝酸有强的氧化性,四氧化三铁固体滚解在稀硝酸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3Fe3O4+28H-+NOS-^F^-+NOf+14H2O,B错误;C.将氨气通入硫酸滚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H3+H-=NH4C正确;D.将Al条投入NaOH滚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知识。9.离子方程式2Ca2++3HCO3-+3OH-=2CaCO3+CO32-+3H2O可以表示()A.Ca(HCO3)2与NaOH溶液反应B.Ca(HCO3)2与Ba(OH)2溶液反应. C.Ca(HCO3)2与与澄清石灰水反应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Ca(HCO3)2与NaOH溶液按照2:3混合,会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Ca2++3HCO3-+30H-=2CaCO3O+CO32-+3H2O,A正确;B.Ca(HCO3)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锲、碳酸钙沉淀,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B错误;C.Ca(HCO3)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a2++HCO3-+OH-=CaCO3l+H20,C错误;D.NH4HCO3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HCO3-+NH4++2OH-=CaCO3x|z+NH3H2O+H20,D错误,答案选A。【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电解质在溶液中实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离子在溶液中的反应就是离子反应,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吋,要注意物质的量对反应的彫响,弱酸弱碱盐与酸、碱都能发生反应,弱酸的酸式盐与强碱发生反应,二者的相对量的多少不同,反应不同,一定耍结合二者的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9.某无色溶液含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Fe3+、Cu2+、Ba2+、AI3+、Na+、HCO3・、0H・、N03-o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A.3^中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含有FW•的溶、液显黄色,含有铜离子的滚液显蓝鱼,在无色滚液中不能犬量存在;IT与H83-、OFT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OPT与NHAAP-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P・、H8「会发生反应,不能犬量共存。向该滚液中力认铝弭只放出吐,若溶液为减性,则含有大量的OHS还可能含有大量的NaNO3离子最多4种;若溶滋为酸性,由于HNO3.起硝酸的作用,力叭A1不能产生氢气,所以含有的离子可能是:H“坊、B*、Al「Nh,最多是5种离子。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名师点睛】离子之间若不发生任何反应,则可以大量共存,若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盐的双水解反应,还要掌握常见的有色离子有哪些、这些离子的颜色是什么颜色,有时还需要确定题干提供的信息,加入酸使指示剂呈现什么颜色;溶液的pH是多少时,溶液的离子哪些存在,AI在酸性、碱性环境都会发生反应,若酸性环境反应产生盘气,则由于HNO3有强的氧化性,不会存在N03-o掌握离子的性质、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知识是本题的关键。10.己知:2H2(g)+O2(g)=2H2O(g)AHIH2(g)+CI2(g)=2HCI(g)AH24HCI(g)+O2(g)=2CI2(g)+2H2O(g)AH3N2(g)+3H2(g)=2NH3(g)AH42NH3(g)+3CI2(g)=N2(g)+6HCI(g)A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始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AHl>0,△H2>0B.△H3>0,△H4>0C・ZH2二△H4+AH5D.AH3=AHl-2AH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氢气燃烧生成水,以及H2在CI2中燃烧生成HCI,均为放热反应,即AHIV0,△H2V0,A错误;B、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H4V0,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X3-④即得到反应2NH3(g)+3CI2(g)=N2(g)+6HCI(g)AH5=3AH2-AH4,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一②X2即得到反应4HCI(g)+O2(g)=2CI2(g)+2H2O(g)AH3=AH1-2AH2, 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学生反应热和焙变之间的关系以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知识9.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洲所示。下列组合中不符合该关系的是()X【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HC1可与Fe反应生成FeCl2,可被氧化生成Cl2‘Cfc可与FeCl2反应生成FeCl3,A正确汨可与水反应生成NaOH,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WCO3与NaOH不反应,B错误;C.Na2CO3可与酸反应生成83,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QCO3与g反应生成Ca(H83)2,C正确;D.SO?可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H2SO4,H2SO4和Na2SO3反应生成NaHSQ,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10.二氧化二硫(S2CI2)分子屮的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满足8电子,易与水反应:2S2CI2+2H2O=4HCI+SO2+3SI.对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molS2CI2最外层电子数为66NA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C.每生成lmolSO2转移4NA电子D.每生成48g硫单质会断裂5NA共价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lmolS2C12价电子数为(6+7)X2NA=26NA,A错误;B.氧化产物为S02,还原产物为S,由反应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比为1:3,B错误;C.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4价,则每生成lmolSO2转移3mol电子,C错误;D.48gS的物质的量为:48g一32g/mol=1.5mol,根据反应可矢口,生成1.5molS需要消耗ImolCI-S-S-CI和lmolH2O,lmolCI-S-S・CI屮含有3mol共价键,lmol水分子屮含有2mol共价键,所以每生成48g硫会断裂5mol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名师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试题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思路为:判价态、找变价、双线桥、分升降、写得失、算电子、定其他。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屮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们的变化情况KS5U1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I2O3・xH2O、Fe2O3.Si02等)提纯AI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下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④⑤4*)B.③④USS*AMC.②⑤D.①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铝土矿灼烧除去结晶水,灼热后的不挥发物质中加入过量的盐酸,Al2o3.F®Os滚解成铝盐、铁盐,过滤除去不滚的杂质二氧化硅等,滚液中含有过量的盐酸,向②的滤液中期入过量氢氧化钠使铝盐变成偏铝酸盐,而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向③的、滤酒中加入过量盐酸,溶酒中偏铝酸根、氢氧化钠转化为氯化铝、氯化钠,溶滋濬质为氯化铝、氯化钠,不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应通入二氧化碳,可得氢氧化铝沉淀,④错误,氢氧化铝沉淀灼热分解生成氧化¥吕,干燥不能使氢氧化铝分解,⑤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元素化合物性质等9.足暈铜与一定暈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0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KS5UKS5U]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mLB.45mLC.30mLD.15m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u在与硝酸发生反应吋失去电子变为Cu2+,Cu2+再结合OH■形成Cu(OH)2沉淀,可见Cu失去的电子数与形成Cu(OH)2沉淀时结合的0H・的数目相等;硝酸得到电子变为N0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氧气反应又失去电子转化为硝酸,所以Cu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目相等。n(02)=1.68L4-22.4L/mol=0.075mol,所以n(e-)=0.075molx4=0.3moL故溶液中Cu2+结合的0H•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V(NaOH)=0.3mol4-5mol/L=0.06L=60mL,答案选A。考点:考查守恒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10.某同学在实验室从如图(I)标签的试剂瓶中取少许钠进行燃烧实验,见图(ll)o主豪Ift分杂质,Fe(1)装置的名称为:实验中,观察到的淡黄色的固体物质是(写化学式);观察到的黄色火焰是元素的发射光谱。(2)实验后发现还有少许黑色固体生成。从反应物及实验操作猜测:该黑色物质可能为碳与另-•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则该氧化物可能是或(写化学式)。(3)对黑色固体物质的组成做如图所示探究:①实验I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②仅通过实验II,用最简的步骤能快速确定黑色物质的组成,请完善该设计。【限选试剂:稀盐酸、KSCN溶浓、K3[Fe(CN)6]溶液、10%的H2O2溶液】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与结込相关化学方程式取少■实验1中的澄清溶液,加入【答案】(1)堆坍;Na2O2;钠;(2)Fe3O4;FeO;(3)①检验黑色物质屮是否有碳,同时溶解氧化物;②适量的KSCN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则黑色物质为Fe3O4,反之则为FeO;Fe3++3SCN-=Fe(SCN)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为圮埸;实验屮,观察到的淡黄色的固体物质是过氧化钠;观察到的黄色火焰是钠元素的发射光谱(2)实验后发现还有少许黑色固体生成,根据團1可知,金属钠中混有杂质铁,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有Fesd和FeO,故该氧化物可能是或FeO。(3)①由于黑色固体物质可能为碳和铁的氧化物,碳单质不滚于盐酸,铁的氧化物能滚于盐酸,所以加入盐酸目的是检验黑色固体物质中是否有碳,同时滚解氧化物;②取少量实验I灣清滚液,加入适量的KSCN滚液,如果滚液显红色,则黑色物励Fe3O4,如果滚'液没有变成红色,说明黑色物质为Fe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g=Fe(SCNh。考点:考查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常见化学仪器的构造及名称、离子检验等9.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用月井(N2H4)作燃料。N2H4与NH3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写岀月井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②在火箭推进剂中装有液态月井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迅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火箭发射时以月井为燃料,也可以用一氧化氮作氧化剂,在此反应过程中若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燃料耕的质量为。(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酸雾的有毒气体之一,为了减少污染,可尝试使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①N2H4+2H+二N2H62+②N2H4+2H2O2=N2+4H2O;③16g;(2)催化剂2NO+O2+4CO4CO2+N2【解析】试题分析:(1)①类比NH3和H+的反应对得月井与盐酸反应生成N2H62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2H+二N2H62+。②火箭推进器中,反应物是月井(N2H4)和双氧水(H2O2),生成物是氮气、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③N2H4具有还原性,NO具有氧化性,二者反应生成N2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为N2H4+2NO=2N2+2H2O,转移4e~,消耗燃料月井2mol,则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燃料月井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质量为m二nxM=0.5molx32g/mol=:16g。(2)净化过程中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2NO+O2+4CO4C02+N2o考点:考查氮及其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等9.某无色稀溶液X屮,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屮的某儿种。阴离子sio?aiot.er阳离子A化Fe"、Mg2 £、NT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屮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1)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b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其物质的量之比为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答案](1)SiO32->AI02・、CO32-;CO32—+2H+=H2O+CO2个;AI(OH)3+3H+=AI3++3H2O;(2)Mg2+>AI3+、NH4+;1:2:4;NH4++OH-=NH3・H20【解析】试題分析:(I)若Y是盐酸,oa段产生的沉淀可能为Al(OH)3或H2SiQ;血段的特点为消耗盐酸,但沉淀量不变,确定含8/一;be段沉淀部分溶液,确定为Al(OH)5和H2SiO3,所以oa段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是AlOf.SiO?CO32-5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CO?-4-2H+=H2O+CO2t,b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lT=Alr+3H2O5(2)若Y为NaOH,根据沉淀量的变化确定一定含有AI3+、Mg2+、NH4+,结合图像be段发生反应:AI(0H)3+0H—二AI02—+2H2O11oa段发生反应:AI3++3OH-=AI(OH)3IMg2++2OH-=Mg(OH)2I1310.51ab段发生反应NH4++OH-=NH3・H20 从而确定n(Mg2+):n(AI3+):n(NH4+)=0.5:l:2=l:2:4【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推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名师点晴】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依据图像分析反应的原理是答题的关键,题H难度较大。关于图像的答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看面: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②看线:弄清线的变化趋势,每条线都代表着一定的化学反应过程。③看点:弄清曲线上拐点的含义,如与坐标轴的交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曲线的拐点代表着一个反应过程的结束和开始。KS5U9.如图所示的框图中,A〜I都是|+1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气体,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氧化物D和氧化物F都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屮毒;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化合物Al*MB11*MC1(1)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o(2)组成单质E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o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3)标准状况下,将2.24L氧化物F和1.68L单质B同时通入1L氧化物G中(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pH=。此时再向溶液屮通入2.24L化合物A,完生反应后所得溶液的pH<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4)单质B和单质C在-•定条件下可组成原电池(用KOH溶液作电解质),则该原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答案】(1)NH3;(2)第三周期IVA族;SiO2+2C^^=Si+2COT;(1)1;NH4++H20亍二NH3・H20+H+;(4)H2+2OH-2e-=2H2O【解析】试题分析:A〜I都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气体,它的水滚液呈碱性,则A是氨气;氧化物D和氧化物F都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因此二者是8和NO;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B是6,C是尽,D是CO,单质E可作半导体材料,则E是Si,F是NO,G是鱼0H是C,I是SiQ。(1)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NH3;(2)组成单质E的元素是14号Si,其在元素周期表屮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VA族;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邑Si+2CO个;(3)NO、02在水中发生反应:4N0+302+2H2O4HN03,n(NO)=2.24Lv22.4l/mol=0.1mol,n(O2)=1.68L-22.4L/mol=0.075mo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lmol,由于溶液的体积Mil,所以c(HN03)=0.1mol/L,溶液的pH=l;此时再向溶液中通入2.24L化合物NH3,发生反应:NH3+HNO3二NH4NO3,得到的是H4NO3。该盐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消耗水电离产生0H-,促进了水的电离,当最终达到平衡时,c(H+)>c(OH・),所以溶液显酸性,pH<7, 离子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4)单质02和单质H2在一定条件下可组成原电池(用K0H溶液作电解质),通入盘气的电极是负极,在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o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物质的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的知识。KS5U盐酸碳酸钠过也H反应过滤I9.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滤液查阅资料: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H.SnCI2易水解生成碱式氧化亚锡,Sn相对原子质量为119o回答下列问题:(1)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与碳元素属于同一主族,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操作I是。(3)SnCI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o(4)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②o(5)反应I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6)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以用作H2O2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7)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①将试样溶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为Sn+2HCI=SnCI2+H2t②加入过量的FeCI3③用已知浓度的K2Cr2O7,滴定生成的Fe2+,发生的反应为:Sn+2HCI=6FeCI3+2KCI+2CrCI3+7H2O取1.226g锡粉,经上述各步反应后,共用去0.100mol/LK2Cr2O7溶液32.0mLo锡粉川锡的质量分数是o[KS5UKS5U]【答案】(1)第五周期第IVA族;(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3)SnCI2水解反应为SnCI2+H2O=^Sn(OH)CI+HCI,加入盐酸,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4)防止Sn2+被氧化;(5)Sn2++CO32-—SnOl+CO2T;(6)Sn2++H2O2+2H+=Sn4++2H2O;(7)93.18%【解析】试題分析:⑴锡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0,50-2-8-8-18=14,因此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墨是第五周期WA族;(2〉操作I是将SnSQ从滚'液中结晶出来的操作。从滚液中获得晶体的操作方法是藝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3)SnCI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Sn(OH)Cl,而使溶液变浑浊,为了抑制盐的水解,可以先在酸屮溶解,以增大溶液屮H+的浓度,使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得到澄清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SnCI2+H2O=^Sn(OH)CI+HCI;(4)Sn的化合价有+2、+4两个化合价,SnCI2有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4价,向溶液中加入Sn粉的作用①调节溶液pH;②防止Sn2+被氧化;(1)反应I得到沉淀是SnO,Sn元素化合价为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同时生成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Sn2++CO32・=SnOl+CO2个;(2)双氧水有氧化性,SnSO4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n2++H2O2+2H+—Sn4++2H2O;(3)有关物质反应的方程式是:Sn+2HCl=SnCI2+H2个;SnCI2+2FeCI3=2FeCI2+SnCI4;6FeCI2+K2Cr2O7+14HCI=6FeCI3+2KCI+2CrCI3+7H2O,则根据方程式得到关系式是:3Sn〜6FeCI2〜K2Cr2O7。n(K2Cr2O7)=0.100mol/Lx0.032L=3.2xl0-3mol;贝9m(Sn)=(3.2xl0-3molx3)xll9g/mol=1.142g,所以Sn的含量是(1.142g4-1.226g)xl00%=93.2%。【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盐的水解平衡影响因素、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含有的成分的测定的知识。【名师点睛】无机工业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屮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流程题的解题思路为: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T仔细分析每步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得到的产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一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解决本类题目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为:(1)从题干屮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2)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段。(3)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以下儿个方面了解流程: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KS5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