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

ID:445400

大小:2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3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1页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2页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3页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与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在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到该企业的绩效还有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故而公司融资结构问题不仅仅为企业的管理者们所重视,也被广大投资者们所关注。因此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和融资行为选择一直都是经济学界关注的实践性问题之一。企业的融资方式按照融资过程中资金来源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指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外部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按资金的融通是否通过第三

2、方媒介分类,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不经过金融机构的融资,包括股权方式融资,例如IPO、增发、配股等,债券方式融资,例如普通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间接融资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融资,主要包括各种银行信贷等。按资金占用的时间长短分类,可以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长期融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有企业的长期负债和权益资金,短期融资资金来源则主要来自指短期债和银行借贷。1、国外主要研究成果与现状相比我国,西方的资本市场诞生的比较早,证券市场自然也比我国早形成很多年。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其主要形成原因就是为了应对

3、本身资金的不足和降低融资所带来的成本,转而面向公众募集资金从而改变本身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绩效,获取更大利益。相对的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也形成的比较早,一般认为是从MM理论为起点的,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丰富的资本结构理论学派,包括MM理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代理理论和等级筹资理论等。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M理论”和“融资顺序偏好理论”。美国经济学家Mayer在1984年提出了著名的融资顺序偏好(ThePeckingorderTheory):公司存在这样一个融资顺序:留存收益——债务融资——3权

4、益融资。因为在企业进行融资时,如果依照此偏好顺序融资,则能使融资产生的信息成本达到最低。直到现在,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企业在进行融资选择时,依然会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融资,以使企业在融资时产生的费用最优。美国的Modigliani和Miller教授于1958年6月份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的“资本结构、公司财务与资本”一文中所阐述了MM理论的基本思想。当时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下,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企业的总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随后,在1963年二人又对该理论做出了修正,考虑了所得税的因素,

5、由而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将为公司带来节税效应。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该理论的产生为研究资本结构问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起点和具体的分析框架。2、国内主要研究成果与现状自1990年我国的第一家证券交易——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建以来,我国的证券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至2010年底,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总数已经有2022家。然而对于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的问题,我国学者研究起步却比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只是企业内

6、源融资——自由资金的积累,存在小部分的债权融资,直到90年代中后期股份制出现以后才开始关注起股权融资问题,学界逐步引入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对上市公司融资和资本结构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股权分置这种我国的特有的制度的存在,从而我国国内企业对于融资偏好首先倾向与股权融资,与融资顺序偏好理论相背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况,就此我国学者大多针对股权融资偏好来进行研究。孙兰兰(2005)在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比较研究一文中就上市公司主要试用的三种具体的股权融资方式增发、配股和发行可转债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三者之间的优缺点,指出在现在融资

7、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应当减少传统的增发和配股这两种成本较高的融资方式,增加发行可转债的融资方式,以适应当代的国际资本市场。陆正飞(2005)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研究》一书中认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融资成本并非解释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惟一因素,企业资本规模和自由现金流越低,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企业越有可能选择股权融资方式,而“内部人控制”则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此外高级管理人员出于自身业绩评价的原因,也偏好较低的资产负债率等等。3许晓芳和刘宗富(2008)运用实证分析

8、的方法对影响中小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的成长性和企业的投资机会这四个因素和负债融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此证明上述四个因素对于中小上市企业债务融资的显著影响关系。张兰荣(2010)通过以万科为代表的房地产公司08年融资结构变动反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大多为内部融资少,主要依靠外部融资;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