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

ID:44542899

大小: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3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_第1页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_第2页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_第3页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_第4页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利文的焦虑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沙利文的焦虑理论一、人是人际的存在在沙利文看来,人是人际的存在。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才能发展。沙利文借用了生物学的三个原理说明了这一点。(1)共同生存原理,指生命离不开它所必需的生存环境,有机体的生存有赖于同环境不停地进行能量交换。但沙利文指出,人不同于植物和动物,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而文化是从属于人的抽象,人与文化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人的生存离不开人际关系。(2)组织结构原理,是指生命体的静态构成和变异重组。这是指人的身体构造适合于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共同牛•存。(3)机能活动原理,指生命体在环境中的复杂

2、反应。根据以上三个原理,沙利文认为,不应该像弗洛伊德那样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灵,而应该研究个体与必需的主存环境的关系,研究人际关系。须特别指出的是,沙利文所说的人际关系既是个人与真实的他人的关系,也是指个体与幻想的心象的关系,沙利文以为,应该从际关系着手去探究焦虑和精神病的根源。沙利文认为,人有满足的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的需要包括躯体的需要和与他人进行情绪性接触的需要。有些满足的需要是生来就有的;而大部分满足的需要则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指逃避焦虑的需要,安全需要主要是人际的、心理的、而身体的、个人的。这种需要受到文化的制约,与求得赞许和特权的需要有关。人只

3、有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婴儿因饥饿而哭叫,引发母亲的柔情,同时激起乳汁的分泌。这时,母婴的需要是互补的,婴儿需要吸吮乳汁,母亲则需要婴儿来吸吮,这样母婴之间成功地实现了能量交换,使婴儿的需要得到了满足。母婴之间这种需要互补、相互满足的关系谓之“一体化”(integration)o沙利文认为,人所有的满足需要都是通过“一体化”得到满足的。因此,沙利文认为“婴儿的每一种需要,一开始就是一种人际需要”。同样,人的安全需要也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得到满足。二、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沙利文认为,人与其必要环境构成“人际场”。这个场通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的根源

4、有二,一是躯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张力的存在;二是由焦虑导致张力的存在。沙利文认为,焦虑是人际关系分裂的表现;人际关系分裂是焦虑的根源。当个体获取需要满足的方式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或者有可能受到重要的他人谴责时,个体就会产生焦虑。重要的他人是指那些通过反映性评价传递文化标准的人,如父母、教师、警察。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都是按照与我们结成“一体化”情境的重要人物的反应性评价来界定自己,以他们传递给我们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那么,重要的他人的否定性评价为什么会引起我们的焦虑呢?这就必须联系沙利文对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发展就是不断地从动物性的人向社会性的人转化的过程。成长的个体负

5、有这样一个任务,那就是不断地获得社会性,成为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人。如果受到重要的他人的谴责,个体就会意识到,自己还没有为社会所接受,还是个“不充分的人”,这时就丧失了人际安全感,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沙利文认为,在人际情境中,人所感受到的焦虑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谴责者的重要性,这既指他人实际的重要程度,也指在个体想象中的重要程度。谴责者越重要,则个体的焦虑就越强烈。女口,母亲对婴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她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故婴儿在感受到母亲的谴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二是谴责者态度的严厉性沙利文认为,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焦虑,他只论及轻度焦虑和严重焦虑。他认为,人

6、际情境必然会导致焦虑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轻度焦虑。他把人际情境中的人形象地比作是冒着焦虑的密雨前行。轻度焦虑具有社会化功能。在日常人际情境中,焦虑促使个体根据重要的他人对自己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严重焦虑只有婴儿和心理病态的人才会感受到,它能使个体丧失记忆,忘却那些导致严重焦虑的事件。大多数人都难于适应导致严重焦虑的情境三、“焦虑传递说”在人生之初,焦虑是怎样发生的呢?其机制是什么?沙利文提出的“焦虑传递说”,对此作出了简要说明:“当抚养者表现出焦虑的张力时,就会引起婴儿的焦虑”。如果抚养者对我们充满爱心和关怀,我们就会感到愉快;反之,如果抚养者对我们漠不关

7、心,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抚养者所表现出的焦虑张力,之所以会引起婴儿的焦虑,就是因为抚养者与婴儿之间存在着“移情联结”。移情就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对他人情感的体验。如当孩子做错事时,母亲就会责备他,孩子能从母亲的一系列惩罚性姿态中,理解母亲此时此刻对他的态度,这样,他就丧失了人际安全感,产生焦虑。故,沙利文认为,没有移情能力的人,不会产生焦虑。沙利文认为,焦虑对人际“一体化”具有破坏作用,它妨碍了需要的满足。焦虑使人寝食难安、使人难于同他人交流情感。四、自我系统和防御动能与弗洛作徳相似,沙利文认为,婴儿在忍受焦虑吋,是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