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4549583

大小:150.8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0-23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一)语文木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近代以來,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屮国的传统礼教白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II,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Z不及;但说起“礼仪”,

2、人们却并不反感。“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倫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扌II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冇时的尴尬。了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木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白现代以來,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Z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英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

3、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H常牛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冇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打此同吋,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冇了女单方面对父母

4、的义务,没冇父母对了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看來,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了作为儿了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朿缚,比较自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

5、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了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小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屮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今犬,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耍复古儿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具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节选自2016年08月06日《光明FI报》

6、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以后,屮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來,却逐渐被国人谋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木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Z不及的“沉渣”。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牛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1.C(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曲解文

7、意。造成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文中并未提及,)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索。B.《弟了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屮“弟了入则孝,岀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冇余丿J,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C.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D.在中国,古

8、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2.A(礼教即礼仪的教育。礼仪和礼教关系十分密切,双方不可能撇清关系。从本质上來说,礼教Z所以被视为“封建、腐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