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

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

ID:4456159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_第1页
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_第2页
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7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9-37-01【摘要】目的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7年CT诊断并且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例胆囊癌患者。结果结节型3例,厚壁型3例,其中2例合并有胆囊结石。讨论胆囊癌的CT诊断对临床手术有很大的帮助。【关键词】胆囊癌;X线计算机胆囊癌是胆管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1]。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7年CT诊断6例胆囊癌患者,认为胆囊癌的CT诊断对手术有很大的帮助。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科室收集2

2、000年至2007年CT诊断并且在我院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胆囊癌6例。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51〜66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结节烈3例,厚壁型3例,2例合并有胆囊结右,病理诊断6例为腺癌。使用HITACHIPRATIC0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层厚1Omni,间距10mm,胆.囊区减薄3mm扫描。CT扫描前1天吃少渣少产气食物,以免形成伪影,做碘过敏试验。扫描前30分钟口服1%泛影葡胺400ml左右。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40ml或碘海醇50ml15gl瓶,延长5分钟在扫描1次。2结果结节型3例:表现为从胆囊壁突入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乳头状结节影,胆囊

3、腔仍明显可见。壁厚型3例: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6例中2例合并有服囊结右。3讨论原发性胆囊癌胆管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女性[1-3]o平均年龄60岁。男女比例为1:2。多数学者认为胆囊癌系胆囊结石及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上皮细胞增生发生癌变所致。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如胆囊无功能,瓷胆囊,胆囊内充满结石等。胆囊癌的分厚壁型,腔内型,肿块型和混合型。壁厚型,腔内型属于胆囊癌的早期表现。混合型为过渡表现。肿块型为晚期变形。有文献报道肿块型为胆囊癌最常见类型,而壁厚型为最少见。螺旋CT扫描对胆囊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有指导作用[2]。胆囊癌的CT表:胆囊癌分三型

4、:1胆囊壁增厚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内缘凸凹不平,增强后有明显强化。此型常有临近肝实质侵犯,表现为胆囊周围肝实质低密度区。少数胆囊壁增厚呈均匀一致性,须与慢性胆囊炎鉴别。2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结节或较小肿块,由胆囊壁突向腔内,局部胆囊壁增厚,增强后明显强化。此行较少侵犯肝实质。3肿块型:胆囊窝较大软组织肿块,有明显强化。常伴肝实质转移,周围组织器官侵犯,肝门,胰头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肝门区胆道受侵或肿大淋巴结压迫可出现肝内胆管扩张[3]o胆囊癌的CT诊断。螺旋CT在显示癌肿部位,形态,类型,血供,胆道改变及周围侵犯,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B超,对胆囊癌定性诊断,分

5、期和预后估计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螺旋CT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胆囊原发病和肿瘤扩散范围。尤其对肿块型及腔内结节型诊断较为容易[4]。总之,对于B超诊断有胆囊占位病变,或者B超报告胆囊炎与临床症状不相符。术前进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对手术方式有很大帮助。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参考文献】[1]朱智伟,顾新,蒋飕•胆囊癌的CT诊断(附22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0):954-955.[2]黄志强•胆道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0-781.[1]王成峰,邵勇孚,苗结学,等•胆囊癌的外科学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

6、杂志,1998,13(3):148-149.⑷冯亮,陈君坤,等.CT读片指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