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

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

ID:44565384

大小:39.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_第1页
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_第2页
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壁切口疝56例临床分析作者:陈加新,刘黎明,陈怡发,朱武晖,左志刚单位:436000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纵行切口、切口感染、切口过大、缝合技术欠佳、高龄、糖丿求病、肥胖、低蛋白血症、腹内压增髙等因素的存在易诱发切口疝。56例切口疝患者屮,41例人、中型及巨人切口疝采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后治愈;15例屮、小型切口疝按传统方法直接缝合修补,1例术后复发,再次人工材料修补后治愈。随访0.5〜3年,无复发。结

2、论采用横向切口、严格操作、止血彻底、预防切口感染、防止腹内压增高、正确使用抗生素、补充营养缓解低蛋白血症、减轻体重等可防止切口疝的发生。【关键词】腹壁切口疝病因预防措施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并不少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列各种腹外疝第三位,约占腹外疝总数的1.5%[1]。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无自愈的可能,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作者总结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56例切口疝,报道如2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5〜79岁,平均58.2岁。英中25〜50岁21例,51〜79岁35例

3、。体重46〜87Kg,平均67.6Kg。伴慢性支气管炎19例、糖球病8例、高血压病12例、前列腺增生症8例、肥胖症4例、慢性便秘5例。参照屮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2]分类标准,中切口疝15例、大切口疝38例、巨大切口疝3例。1.2既往手术方式胃癌根治术24例、胆囊切除和(或)胆总管切开収石术11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6例、结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各5例、宫颈癌根治术、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各2例、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1.3切口情况行腹部止中切口25例、经右侧腹直肌切口20例、麦氏切口5例、左侧

4、旁正中切口2例、右侧肋缘下切口1例、下腹正中切口3例。切口长度>10cm32例。1.4治疗方法15例中、小型切口疝采用传统方法直接缝合修补;人工补片修补41例,其中38例人切口疝行腹膜前聚丙烯网片(Mavlex网片)修补,3例巨大切口疝行腹腔内Composix复合补片修补。术后均以腹带绑扎保护腹部,以防止因张力过高而裂开。常规抗感染治疗,术后拆线8〜22d,平均lido2结果传统方法修补的15例患者中1例过早劳动,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行腹膜前聚丙烯网片修补,修补后痊愈;人工补片修补的41例均痊愈出院。随访0.5〜3年,无再复发病例。

5、3讨论腹壁切口疝的发牛机制主耍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形成缺损,使该部位腹壁变得薄弱,腹腔脏器在腹内压力作用下由薄弱处从而形成切口疝。切口疝一旦发生无治愈可能。且由于疝内容物常与疝囊壁粘连,易发生梗阻[3]。当发展成巨人切口疝时,严垂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也给手术修父带来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找出预防措施。3」切口疝形成的原因(1)解剖因素:切口疝多发生于前腹壁纵形切口,前腹壁多层肌肉、筋膜、鞘膜组织的纤维方向多为横向,纵向切口必然要切断,在缝合这些组织时,缝线处在筋膜纤维的缝隙之间易滑脱。当腹壁收缩时,已缝

6、介的组织乂经常受到肌肉的横向张力牵拉可导致缝线将纤维组织分离,甚至导致伤II哆裂。另外,纵形切口因肋间神经和腹壁神经可被切断,腹直肌强度降低。此外,切口疝位于腹部止中切口处居多,可能与止中切口层次少且缺乏肌肉保护有关。(2)缝合技术及切口感染:①如术中麻醉效果欠佳,缝合时强行拉拢切口缘,易致组织撕裂。②术中缝合层次有错、对合不当,或缝合过于稀疏,致嵌入其它组织或缝合腹膜时留有缺口。③手术操作时修剪疝环边缘不充分,未造成新鲜创面,致形成的瘢痕愈介能力远不如健康组织。④手术时操作欠细致和腹壁神经,因止血不彻底而使创口内发生血肿。⑤腹壁切口缝介

7、边距太小,易致组织撕裂。⑥切口过长,切断肋间神经过多。⑦川肠线缝介切口。⑧手术后切口引流物时间过长,或拔除引流管时间延迟,局部形成窦道,减弱创口愈合作用[4]。⑨切口感染。(3)疾病木身因索:多次手术患者腹壁组织特别是腹直肌破坏、萎缩,致使腹壁薄弱,而外伤患者如介并有腹壁挫伤、缺损、肌肉及筋膜断裂、腹壁血肿等破坏了腹壁的完整性,增加了切II疝的发生;年老体弱及恶性肿瘤患者常冇贫血、低蛋白血症,缝线的摄入转换功能低F,组织愈介能力差;糖尿病患者体内处理匍萄糖能力差,蛋片质及脂肪消耗较多,白细胞游走功能低下,易于感染,致切口愈合能力低下,也易

8、诱发切口疝;肥胖患者腹壁脂肪厚,缝合筋膜层难度较人,同时切口感染或积液的风险高,乂因腹壁肌肉相対较薄弱,故肥胖者更易发生切口疝。另外,营养不良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均可影响切口愈合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