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

ID:44567164

大小:3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3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_第1页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_第2页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_第3页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_第4页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理财时代,中国媒体的新责任看大势,谋大局。作为时代潮流最敏感的神经,作为社会舆论最直接的引导者,媒体更应如此。从“理财”来看今天的中国,看今天中国的媒体,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财富来了敲着键盘写下“理财”的时候,我首先想起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小的时候。那时,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当年童伴们最常挂在嘴边憧憬未来的一句话。这种“现代化”的富足生活,是与“二OOO年”画等号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就叫《我盼二000年》,那时别说是电灯电话,要

2、是谁手里捏着一根兰分钱的冰棍儿,就像后来80年代有人手里举着一个“大哥大”,那个酷啊!到了80年代屮期,“万元户”就是富翁的代名词。那时,人们会猜议“谁谁谁家是万元户”,话里意味很有意思:有些羡慕,有些嫉妒,也有些不满一一。暴发户”而已一一反正就是不服气(“万元户”常和个体户、没文化和倒买倒卖联系在一起),尽管人们已不再信奉“越穷越革命,越穷越光荣”。“万元户”确实不大算什么。因为,百万富翁”之说在汉语世界里由来已久,在国人心里,“富翁”须是“百万”级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百万富翁”避不可及,仅仅是一

3、种近乎终极的梦想。但到了90年代,这个人出现了,他叫“杨百万”,是全民皆知的“英雄”,股海里的传奇人物。谈起“杨百万”,再也没有人觉得他的“百万”有什么问题,人们想知道的是他炒股致富的“秘诀”、“真言”。“杨百万”Z后,财富英雄层出不穷,他们的故事在媒体上、在人们的言谈中传说着。“富翁”的门槛节节攀升,数百万、千万、亿万直到今天的千亿。今年,若没有330亿元的财富,就甭想让胡润排进百富榜的前十名,首富杨惠妍的财富价值就高达1300亿元。今天,“百万富翁”已不算什么了。就像在南粤就职的当年同窗,“一不小心

4、成了百万富翁”o他前些年购置的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市值早过百万了。一挥间,三十年。重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觉得自己当年咋就那么“小农”,那么没气魄、没追求呢?今天,连收废品的师傅也打起手机了。国人,都像是前些年陈佩斯在春晚小品里演的“王老五”一一“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啊!”除了票子,还有房了、车了,还有股票、基金、黄金、收藏品。国人的财富不再仅仅与银行存款有关,而是有了更大的舞台。钱,也不再仅仅是用来买东西的东西,而是可以生钱的东西,即便是用钱买來的东西,也要常掂量掂量“升值”这两个字。中国人民银行公

5、布的数据显示,到2007年9月,中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7.2万亿元。美林和凯捷顾问公司10月17FI发布的2007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共有49.8万人拥有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50万)以上的金融资产,较2005年增加了9.21%。总之,不管你是富得流油,还是总觉得钱少得可怜,不管你是票子,房子、车子一大把,还是当着“房奴”、“车奴”经受着煎熬,你都不会否认,现在手上的钱比家里过去儿辈子攒的都多得多。背后的推手“劳动创造财富”,地球人都知道。但为何同样是“汗滴禾下土”,过去

6、就换不來沉甸甸的票了?“党的政策好啊!”这句话,经常见诸媒体,可能很多人都听腻了,但确实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劳动创造财富”不假,但财富的流向与享有却不是劳动者说了算的,而是取决于国家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有一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体现在财富上,就是尊重、保护人的经济利益,让民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的实惠。因为党已经认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让民众都富起來过上好H了。所以,回头看三十年,就是财富逐步走向民间的过程。-“民生”、“富民”、“小

7、康”,这些关键词,背后都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体现。不必引经据典,这里仅举三个例子:一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创造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o所谓“财产性收入”,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讲,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很明确,党的政策取向,就是民众不仅要吃饱穿暖,不仅要有钱,还要创造条件让民众的钱变成可以生

8、钱的。摇钱树”。二是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如何和谐?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说,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关键是提高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者逐步进入到中等收入者行列。而使中等收入者逐步古全体人口中的多数(目前中国中等收入者所占的比重仅为15%到20%),就意味着离共同富裕的根本冃标越来越近To这也有利于社会和谐、长治久安。很明确,社会发展的取向,就是从鼓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